华东有色:致力地质勘查 找矿成果显著

2012年07月06日 21:54 46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先进单位


  一、简介
  成立于1955年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简称ECE),是与新中国地质勘探事业发展几乎同龄的功勋地勘队伍,是我国专业从事固体矿藏和能源勘探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既能进行地质勘查又能承担国家“973”等高端科研项目的队伍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ECE先后在华东地区探明和发现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锑、钼、锗等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铁、锰等黑色金属矿床、矿点160余处,资源储量价值达数千亿元。今天的ECE,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5258人,下属三大集团,8个地质勘查单位,7个科研机构,22个矿山、物化探、钻探、贸易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30多个勘探和施工从业资质。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腾飞,资源、能源的安全保障上升为国家战略。自2006年以来,ECE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抢抓机遇,在资源全球化配置中叱诧风云,用不断提升的勘查技术和探采一体化的优势,朝着跨国矿业公司的目标奋力迈进。
  ECE学习并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始终坚持打造绿色矿业、加强尾矿综合治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科学理念,在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中,坚持作为国有地勘单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围绕矿产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境外矿业开拓、绿色矿山、矿山环保、新能源新领域、地质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致力地质勘查、找矿成果显著
  (一)境外成果
  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地勘单位“走出去”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危机使众多矿业企业股价缩水、汇率变动频繁。我局于2008年收购了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拥有的播卡金矿90%的股份,于2009年收购了澳大利亚稀土上市企业Arafura公司24.86%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11年又收购了澳大利亚全球矿业公司53%的股份,第一次绝对控股了境外上市公司。2012年还联合国内合作伙伴收购了澳大利亚上市矿企TNG公司30%的股份。我局境外并购的这些项目均具有丰富的资源,澳大利亚和非洲的29个矿权中,共有稀土矿石量4600万吨、铌资源量17.4万吨、铅锌资源量36.3万吨,我局权益对应资源的潜在价值约达650亿元。
  在金融危机中用低成本并购资源丰富的上市公司同时,还积极推动利用专业勘查优势登记获取境外初级矿权。目前,ECE在纳米比亚和澳大利亚已拥有21858.51平方公里的39个探矿权,这些低成本获得的项目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重矿砂项目初步判断有较好的钛铁矿前景。纳米比亚已初步发现一座远景资源量丰富的特大型铁矿床和一座铜资源量达10万吨的铜矿床。
  (二)境内成果
  2009-2011年期间,ECE承担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危机矿山、江苏省地勘基金项目、国内外风险勘查、自有矿山勘查项目,项目涉及多个省份、自治区。ECE与新疆克州、青海省海南州和甘肃省酒泉市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的风险勘查,在甘肃肃北县获批了3个探矿权。在积极盘活存量矿产地项目的同时,新投资境内重大矿业项目8个,其中区域风险勘查合作项目3个。
  ECE所属的金山、浩泽、马头、甘家巷四个项目矿权评估市场总价值就达15.23亿元,比购买价格增值近10亿元。所属的福建金东矿业公司投资3.08亿元收购了当地最大的民营铅锌企业,收购的矿权价值增值48.7%。云南金山公司用短短两年时间,完成采矿证申领、矿山设计、矿山建设,于2010年底金矿一期正式投产。在铜资源勘探上也有重大突破,探明铜资源量近28万吨,并将于2012年底正式投产。云南金山项目目前已增值5倍以上。安徽池州矿业公司并购的铜钼矿经过勘查,在国家禁发采矿证的最后一天顺利取得采矿证,并确保了采矿证以外的勘查范围获得探矿证,项目在当前钼价为历史最低点时,仅矿权估值也超过了2亿元。甘家巷铅锌矿是我局沉睡多年的老矿产地项目,经过努力也成功获得采矿证,以前只能以数百万元转让的项目,目前市场价值已超过3亿元。
  此外,ECE还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方面,获得重大找矿成果,下属地调集团完成的“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总资金投入为572.91万元,探获新增铅锌矿石量311.5万吨,达到中型规模。该项目投入少、找矿成果显著,经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及有关专家审核,作为勘查单位的地调集团被国土资源部危矿办评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并荣获重要找矿进展奖。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