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产业基地建成
2012年07月23日 10:57 842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有色装备 作者: 徐向阳
7月9日,中冶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鹤庭,唐山市副市长辛志纯,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杨志伟,中冶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会计师李世钰,中冶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秀峰,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金凯,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秘书长宋银立,河北省机械行业协会会长陈欣,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郑永平等为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产业基地建成仪式剪彩。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产业基地成功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公司重型装备制造业全面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玉龙7月9日如是说。
这天上午,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产业基地建成庆典仪式在河北省唐山市高新产业园举行。
据悉,这一产业基地以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有限公司为载体,其总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占地面积420亩,主营业务将以研发和生产大型多向模锻件和重型装备为主。达产后,可年产大型精密锻件6.3万吨,实现年产值15.6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
其中大型多向模锻件主营产品为大口径高温高压阀体精密锻件、石油井口锻件、超超临界火电高温高压管道三通等;其重型装备主营产品为模锻液压机、自由锻液压机、等温锻液压机、板片成型液压机、挤压机等。
就在当天上午,由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燕山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首条40兆牛预应力钢丝缠绕多向模锻压生产线顺利投产。
据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恩国介绍,这条生产线自2010年7月31日热试成功锻造出我国第一个3英寸通径全纤维精密锻件后,又相继成功锻造出6英寸真空阀、DN80核电球阀阀芯等精密锻件。
与传统锻造工艺相比,多向模锻技术可提高锻件机械性能20%,形成连续金属流线,组织致密、性能一致性好。其优势还包括“节省材料50%,节约加工工时75%。”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大型多向模锻件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生产型企业,目前具有重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制造、安装调试、技术服务等能力。
2007年,这家公司为实现产业转型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共建了重型装备成形制造工程研究所,走上了一条产学研用相结合、自主创新的道路,在短短几年里实现了许多国家重点装备制造项目的重大突破。
比如40兆牛预应力钢丝缠绕的多向模锻液压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传统结构压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北方重工的360兆牛垂直钢管挤压机机组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黑色金属挤压机;国内第一台宽台面高精度200兆牛换热器波纹板成形液压机的完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超大型板翘式换热器的国家。
记者手记
值得借鉴的产业化路线
在中国二十二冶精密锻造产业基地建成庆典仪式的现场,笔者偶遇清华大学教授俞新陆。
俞新陆教授虽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他编写的《液压机》一书,几乎是新中国好几代锻压专业学子的必读书。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他领导设计并建成的2500吨锻造水压机,为我国第一批自制大型液压机。
这位我国液压机行业的权威人士谈到二十二冶与清华大学合作的这个项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将大型钢丝缠绕预应力技术用在大型模锻液压机上,其在热锻领域的成功,的的确确“是世界首创。”
据了解,清华大学对这一技术的研发探索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三四十年的坚持。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与清华大学结缘也颇有戏剧性。
2006年,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标了北方重工的360兆牛垂直钢管挤压机机组项目的工厂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在此过程中,该集团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2007年伊始,经过该集团和清华大学机械系领导和核心成员多次磋商,决定联合建立重型装备成形制造工程研究所,在重型装备自主化领域共同推广应用清华大学这一核心技术,服务于国家重型装备建设。
目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的重型装备制造已然建立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具备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总成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能力。
这一自主创新产业化路线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充分利用该校“剖分———坎合、预应力钢丝缠绕”的核心技术,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探索出一条“轻量化”的崭新技术路线,步入中国乃至世界重型装备设计制造先进企业行列。
二是产品的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先进技术突破行业瓶颈。40兆牛、300兆牛多向模锻液压机等设备的研制成功,可以解决包括核级阀门在内的每年约30亿美元的大口径高温锻造阀门以及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诸多制造难题。
三是优化制造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如该集团是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实现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控制;与燕山大学合作,解决多向模锻工艺技术问题,从而确保生产合格的大型锻件。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的科技成果最近受到了国家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国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视。
该集团从传统单一的冶金施工领域进军高端装备制造业所走出的这样一条产学研用相结合、自主创新的产业化之路,其成功经验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