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电解铝?
2012年08月22日 11:29 282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盘点 作者: 王爱慧
近日,大众媒体又一次对铝产业进行了格外 “关照”,昨日一大早《每日经济新闻》对我国最大氧化铝企业广西华银铝业环保排放问题进行的详细爆料在网络盛传,随后又热传了《人民网》对我国铝业大省河南省政府如何营救铝企祭出“四个措施”进行有力佐证的消息。这两则新闻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在拯救铝行业。
其实,近来类似的“善举”已屡见不鲜。
前不久,以河南为主的部分省区对电铝企业实行电价小幅优惠举措,却不料在交易市场上迎来了铝价的又一波下跌,可谓是“水涨船高”,效果不佳。同时,我们第一次明白“电价药方”对于铝行业也并不那么奏效。甚至于当时,还引起了优惠电价措施是否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悖的争议。
在河南省“四举措”中,再将电价作为拯救中部电解铝产业的重要法码,想必仅是一剂过期的“良方”,更何况,与西北地区能源丰富低廉的新型电解铝项目相比,已不足以构成竞争优势。所以也只能做一个“配方”,辅以助之。
追溯历史,那是在2004年,翻开微微发黄的《中国有色金属报》头版专题,清晰记录了当年电解铝行业第一次公开集结呐喊,那是由于国家首次发出对电解铝行业发展方式调整的信号----调高电价以控制粗放型发展。
八年来,国家运用调整电价、关税等措施多管齐下,但因得益于国家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铝行业的发展势头也迎来了历史发展高峰,尤其是在2006年至2007年间,铝市异常火爆,这让这个行业无视于“过剩”现象,产能逐年递增,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并不理想,企业也不免会“得意忘形”。最终导致一些企业在长期过剩的行业现状下,遭遇宏观经济放缓冲击,生存自然艰难。
所以说产能过剩,粗放型发展模式,已发展成电解铝产业“痼疾”,并不那么好治。
另外三措施:金融支持,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联盟,我觉得这后三措会更给力,既是治表更是治本。因为在企业困难时期,越具发展潜力的企业越需要金融政策帮一把,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潜心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不过这些措施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当然有好的政策引导和眷顾来之不易,但更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决心和内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居安思危应该是本能,我们不仅要胸怀百年企业的目标,还要做长盛不衰的行业强者,而不是抓住机遇成为自身步入天国的阶梯,更不是要拥有享受荣华宝贵衣食无忧的鼠目寸光,我们要勇于做一个产业的“弄潮儿”。引领企业在专业领域做深做专占领市场制高点。
至于媒体对行业的监督,我觉得这是当前时代发展赋予产业的发展机遇,因为每一次“爆料”都会督促和推动本项目进步,更能给“同胞”敲响警钟,促进产业整体升级。所以,近年来媒体的监督对铝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有的时候会出现穷追猛打,不依不扰的过激报道行为。事实证明,当新闻事件“渲染”到一定阶段也会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这不应该是媒体监督的初衷,所以媒体也要以辩证的思想去认识铝行业乃至有色行业的发展,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进步作为首要目的,进行的有效监督和报道。
当然在判断有色项目是否合格的标准来说,应该有另一种境界,比如,企业在建设项目的时候,要做到建设标准超标,排放标准达标。也就是说,要做到用明天的排放标准检验昨天的建设标准,两个标准要永远先行于国家要求标准,要有超前意识。反之,要么今天建成,明天就得改造升级,要么,我们就是永远拖后腿、被指责、被爆料的对象。
另外,作为政策调控的主力军――地方政府来讲,也要以宏观出发,站在全球经济和全国经济形式和产业结构布局的高地,对本地产业进行调整和转型,究竟如何扶持?如何引导?要做作出科学的判断,不能简单感情用事,或是简易的加减法,不然我们只能是饮鸩止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危机越陷越深。
当今,铝作为人类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在人类可见的时光里,它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更深。
所以与世界强者比肩,我们最大的短板是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我们的需求已化为强者的供给,要做强者,我们还有何理由在低端市场抢摊?
延伸阅读:
郑州四招帮铝行业脱困 超千亿目标不变
最大氧化铝项目泥浆4年9泄漏被叫停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