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都金昌:以循环经济助推转型跨越
2012年09月11日 15:51 6387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金昌发展循环经济的特征与模式
2008年,甘肃省第一次循环经济现场会在金昌举办,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在会上作了交流,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企业小循环就是以减量化为重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中循环就是以资源再利用为重点,围绕重点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招商引资,就地转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区域大循环就是以园区为平台,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循环经济“金昌模式”不断丰富完善,基本特征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科技引领支撑、园区承载集聚、机制创新保障”。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其中“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并编入中组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
资源循环利用。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能量合理流动和价值逐级增值,形成相互利用废料的生态工业链,推动资源优势转化,整体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水平。
产业共生发展。在不同产业、行业之间建立相互依存的链接代谢关系,着力延伸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和化工产业链,使有色冶金、化工、能源、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相依共存,提高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联度,实现产业的共生发展和有效集聚。
科技引领支撑。注重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立足产业需求导向,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加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最大限度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园区承载聚集。坚持把园区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聚集能力,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聚集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
机制创新保障。发挥地方政府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激励制度,着力构建“循环”与“经济”之间的对接格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先导、园区为平台、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机制。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