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已入“冬季” 期盼2008年春天消费旺季到来

2007年11月28日 0:0 56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中国传统的旺季似乎并没有给有色金属板块带来惊喜,在有色金属板块中有“带头大哥”之称的铜,并没有延续“十一”之前的火爆行情,冲破8000美元/吨的伦铜,重新回到了7000美元/吨下方,苦苦寻求支撑。

  一方面,受次级债影响,欧美需求明显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铜铝产能的上升,供求宽松也考验着中国因素对市场消费的拉动作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后期铜走势仍有变数,真正走强,要看明年春季亚洲消费旺季的到来。

  “十一”后的旺季没有来临

  “2008年,铜价会突破10000美元/吨。”2007年9月一位分析师在调高了云南铜业(000878)的目标价之后对铜价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显然,他的乐观并没有给云铜带来更好的行情。在创下了“十一”之后第一天的历史高位98.02元之后,云铜在11月23日探了近期48元的低位。市值一度达到1231亿元的云铜如今缩水过半。

  是铜的供求发生了变化,还是市场的恐慌心理造成了市场如此的深幅调整呢?银河期货的研究员车红云表示,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不过,“十一”之后,中国传统的旺季没有出现,不免让人们失望。中国因素的打折多多少少有些让人难以接收。

  国内铜供应宽松,增加了铜价上行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9月份,国内铜产量的增幅分别为24.2%、26.4%和24%,并且后两个月的产量已经超过30万吨。另外,“十一”长假过后,国内铜市场消费未像预期的那样出现节后的捂货现象,现用现买仍是主调。

  理论上讲,10月份是国内电缆行业的消费旺季,但今年旺季的特点出现淡化,整体开工率甚至低于9月份。铜板带10月份保持平稳,铜箔企业进入行业淡季。另外,由于国内铜供应宽松,上海现货铜一直呈现贴水,贴水最大时为400元/吨,10月份平均贴水195元/吨。这也使得10月初进口亏损最大时超过1000元/吨。10月份,中国地区的贸易升水已经从维持了近一年的120美元/吨下调到50-60美元/吨。这些都加剧了铜价的下跌。

  “次级债”的恐慌

  铜价下跌的恐慌仍在延续,美国“次级债”的影响还在一浪一浪推波助澜。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数据来看,10月铜精矿进口量为29万吨,月进口铜和铜合金总计11.8578万吨,环比下滑4.4%;1-10月铜进口量为146万吨,同比增加87.4%;预计国内后期还将进一步减少进口量,以消化前期进口的铜。

  车红云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的铜消费也出现了疲软的现象,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建筑业铜消费缩减,尤其是西班牙和德国。CRU最新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点,继上半年铜消费反弹之后,从三季度开始,建筑业的订单即铜加工品的订单量就急剧下滑,而且四季度也不太可能有好转。首当其冲的就是铜水管、房顶铜薄板、空调铜管、建筑工具和建材行业。有报道称,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和爱尔兰6国的房屋建筑业停滞不前,7月份西班牙新建房屋许可数量下降了38%,今年上半年德国房屋许可数量下跌了38%。据统计,1-3季度,欧洲铜和铜合金的消费量下降了2.4%,而2006年同期则增长了6.8%。不过,电子行业的铜消费仍保持着良好的态势。

  昂贵的铜价推动了铜替代品应用,其中以汽车线束的威胁为最,目前汽车线束的铜储量已经逐步递减。

  不过,现在过早地对铜的走势作出过于悲观的判断还为时尚早。麦格理银行此前对铜价的预测显示,2008年,铜的均价应该不低2007年,可能会在7100美元/吨上方。

  静静等待下一个旺季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预测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铜的消费量为1800万吨,同期产量为1812万吨,供求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2008年,全球铜的供需处于平稳状态。欧美需求的减弱与亚洲新兴国家中国、印度的需求旺盛,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最近,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表明,中国铜企业与国外铜矿石生产商关于铜加工费的谈判还在进行,铜加工费从去年的90美元9美分/吨已经降至今年的心理价位50美元5美分/吨。当然,这个价格最终能不能谈下来,还不好说。中国铜冶炼企业的成本增加确定无疑。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中国铜企业会不会因此而联合减产保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幅减产可能性不大。企业的固定投资已经上马,想回头不容易。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影响铜价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前一段时间智利的地震确实提振了铜价,但支撑不到第二天。另外,像智利、秘鲁工人的罢工也有影响铜价的可能。这些因素,可以短期对铜价产生影响。而要从趋势上对铜价形成影响,还要看次级债的影响。希望可能要到亚洲下一个2008年春天消费旺季的到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