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新科技:造镍还是“造孽”?
2012年10月08日 9:53 73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曝光台
谁在硬撑保护伞?
企业明目张胆地违法,政府欲盖弥彰地包庇,群众承受环境污染之害——类似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这样的案例多年来不断上演,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GDP发展的冲动仍在有力地驱使着地方政府逐小利而贻大害,为不良企业硬撑保护伞,真可谓轻重不分,利害颠倒。
清原县的案例中,企业主体抚顺龙城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在环保方面的违法表现可以说是十分清楚。违反“三同时”、擅自非法试生产、非法排污并发生蓄水池泄漏事件、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并发生安全事故、涉嫌造假审批文件进行项目立项、选址在环境敏感区域——这些行为中只要有一项属实,企业就要接受严厉处罚甚至难以继续存在。
另外,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抚顺龙城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的电解镍、电解钴工艺为国家鼓励的技术,但年产能均为50吨,而并非国家鼓励技术的电解铜生产线,年产能却有850吨。根据现行市场价格估算,电解铜的年产值是电解镍和电解钴两项产值总和的2.4倍。
因此,这一企业本质上实在打政策擦边球,“挂羊头,卖狗肉”。
而清原县相关部门对企业的“保护”,亦是毫不掩饰。
对于这样一家在没有拿到地方环保部门试生产报告批复的情况下就已有劣迹的企业,在当地政府及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口中,被描述为“生产废水不外排,全部循环利用”;对于各种污染问题,是“不清楚”、“不知情”;对于企业可能对饮用水源地产生的环境风险,是视而不见,毫无作为;面对记者的调查采访工作,是县委宣传部门与环保部门的互相推诿扯皮,百般阻挠。
各级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地方环境保护负有直接的监管职责,这也是保护群众生活环境与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一防线在类似于清原县的一些地方却屡屡失守,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此扭曲变形为一把巨大的黑色保护伞,祸害群众,遗害无穷。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成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只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将会尝到恶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是人间正道。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