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新跨越

2009年09月21日 8:45 88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日前,世界上最大的1.65万吨自由锻造油压机、250吨/630吨·米锻造操作机、450吨三相三摇臂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炉等3大装备,在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所属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全面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大型铸锻件制造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60年来,通过坚持自主创新,我国装备制造业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装备制造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一批重要装备,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一穷二白”到装备大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飞机、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等一大批重型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6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机械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07年为18000亿元,是1978年的180多倍,年均增长为19.6%;对外贸易出口额2007年为1929亿美元,是1978年的739倍,年均增长25.9%。
  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步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按有关国家和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36393.63亿元人民币,约合19630亿美元;同期美国为19800亿美元;日本为15022亿美元;德国为11197亿美元。去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1.3亿千瓦,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2.3万台,均居世界第一。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3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自主化水平明显提高,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企业改革发展和兼并重组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装备工业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专业化企业,如一汽等4大汽车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南车集团、北车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国机集团,通用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成长,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特变电工、天马轴承、万向集团等;一批由大学和科研院所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正在崛起,如南瑞继保、山河智能等。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