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匠 民间传统匠人【金工手艺人纪实】
2012年11月12日 11:32 99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铅锌锡器
锡匠——在农村的婚俗中,仍然有一些家庭保留着在洞房里摆放锡器的习俗,如拜天地用的锡制红烛台,代表着成双成对的两只锡酒壶等,所以还是有人来定做喜庆用的锡器。一般打一对酒壶180元,打一对烛台160元,但是由于定做的人比较少,制作时间又比较长,平均起来,范师傅每天的收入大约在50元左右。锡匠行业已经渐趋式微了。
锡器,民间也称鑞器,素有“盛水水清甜、温酒酒甘醇、贮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特性,在民间广泛应用,如锡茶罐、锡茶壶、锡酒壶、和锡香炉等,都曾经是女儿嫁妆中的一个重要器物。
锡匠是民间传统制作匠人之一,多数挑担走乡串村,少数以店铺形式经营。锡器制作有七道工艺:浇铸坯料、下料、棰打、焊接、锉、刮、打磨抛光。其中,打磨抛光的工艺最复杂,光是“车头胶”的制作就得半天时间。
锡匠——在余姚市黄家埠村五车堰开锡器铺的范南洪师傅,十二岁就跟父亲学艺打锡器,十六岁出师单干,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年了。
锡匠——这个三柱香炉上的狮子是用锡浇铸出来的。
锡匠——用太湖石雕成的各种模板。锡器的各种图案,如狮子、龙凤等装饰件以及壶嘴、壶柄之类的配件,都是用模板浇铸出来的。
锡匠——浇锡板。锡板是制作锡器的主要材料。在两块平整的太湖石板上铺上几层毛竹做的“锡帖纸”,“锡帖纸”是防止锡板冷却后粘在石板上。在纸上放上一条“U”字型的多股棉线,棉线既能防止锡水外流又可及时排出空气。两个线头露在石板外面,合上模板。融化的锡水从线头中间的空隙里慢慢倒进去,石板的缝隙间会冒出淡淡的青烟。打开石板,一块锡板就铸成了。棉线的粗细决定了锡板的厚薄。
锡匠——浇锡板。锡板是制作锡器的主要材料。在两块平整的太湖石板上铺上几层毛竹做的“锡帖纸”,“锡帖纸”是防止锡板冷却后粘在石板上。在纸上放上一条“U”字型的多股棉线,棉线既能防止锡水外流又可及时排出空气。两个线头露在石板外面,合上模板。融化的锡水从线头中间的空隙里慢慢倒进去,石板的缝隙间会冒出淡淡的青烟。打开石板,一块锡板就铸成了。棉线的粗细决定了锡板的厚薄。
锡匠——下料。根据制作锡器的需要,把锡板裁剪成几何形状。范师傅下料时全凭感觉裁剪,决不会有误差。
锡匠——棰打。把锡片放在各种形状的砧木上进行棰打,使锡片慢慢变成各种形状的部件。如做酒壶,先打成壶身、壶盖、壶底。这是最能体现工匠手艺高低的细致活。每一件锡器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
锡匠——棰打。把锡片放在各种形状的砧木上进行棰打,使锡片慢慢变成各种形状的部件。如做酒壶,先打成壶身、壶盖、壶底。这是最能体现工匠手艺高低的细致活。每一件锡器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
锡匠——焊接。各个组件棰打成形后,通过焊接,组成一个完整的锡器,这是整个制作工艺中的关键。锡的熔点低,用炭火加热的铬铁很难控制温度,若温度稍高,焊接部位就容易熔化穿孔,锡器就会报废。范师傅的绝招是把铬铁放到耳朵边上,用耳朵来感觉铬铁的温度。
锡匠——焊接必须十分精密,若有虚焊就会渗漏。轻敲壶底,听壶内的声音来判断有否虚焊,这个技巧全凭感觉,师傅是无法传授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锡匠——锉。用专用的锉刀把焊接部位锉平,对锡器的造型进一步修整。
锡匠——制作车头胶。这是抛光的一个重要工具,用松香、香灰和菜油经煎熬混合而成,冷却后能产生很强的粘力。
锡匠——刮。用刮刀对锡器平面部位再次修整,使锡器形成光滑的表面。
锡匠——把车头胶涂在葫芦型的车轴上,用车轴粘住套筒,抛光时把圆型锡器套在套筒上,用脚踩动绕在车轴上的绳索,带动锡器转。抛光时,用皂荚树果子煮泡的液体做清洁剂,用锉刀、刮刀和沙朴树叶来抛光。
作者简介:陈明仙,浙江上虞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参加过《中国人本》纪实摄影展,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永久收藏。
多年来致力于纪实摄影的实践活动,探索把摄影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纪录将要消失的乡村生活和民间手工艺及手工艺者的生存状态,为手工艺者建立影像档案,突破把摄影作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窠臼。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