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科研情

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蒋继穆

2012年12月17日 11:2 110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首次将拷贝炉移植有色行业
  蒋继穆大学毕业后对设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被分配到原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初来乍到,他常常问老同事设计怎么做?同事们幽默打趣他:“天下文章一大抄,设计就是天下图纸一大抄。”而蒋继穆认为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千篇一律。每做一个项目,都应该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他所从事的第一项研发工作,是为甘肃白银铅锌密闭鼓风炉试验厂进行设计。要求采用列管式金属换热器,将送入鼓风炉的空气预热至600℃以上。当时国内还生产不了这种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如果申请进口,时间非常紧张。关键时刻,蒋继穆在报纸上看到中科院叶祖佩在首钢做三高试验,用1200℃的石球热风炉,替代800℃的拷贝式热风炉这一消息。用拷贝式热风炉替代金属换热器的想法在他脑海里闪过,当时这一想法得到了冶金部刘学新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于是有色行业第一个将钢铁用拷贝炉成功移植,解决了试验中的工程难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创新理念的实施,对于像蒋继穆这样刚进入科研单位的年轻人来说,创新思维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蒋继穆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更加充满信心。

  项目成功走出国门
  创新理念让蒋继穆尝到自信的甜头,他认为搞创新,要了解别人所了解的,要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援助阿尔巴尼亚爱尔巴桑镍钴厂的设计与研发方面,蒋继穆针对沸腾炉还原红土矿水煤气消耗量过大的问题,大胆提出加强设备密封与检测,打破煤气负压操作禁区的煤气循环利用方案。该方案成功实现了煤气的循环利用,并且煤气单耗由400m3/t矿降至120m3/t矿,大幅度降低了焙烧工艺成本;为节约外汇成本,蒋继穆通过组织考察,自行设计,开发出1100℃的镍块网带式烧结机,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样机一举成为上海电炉厂样本的标准产品。
  1979年,蒋继穆接手新加坡金必得公司高难度技术的锡渣富集钽铌的研发工作,经过三年多的方案扩大试验,钽铌由1.2%,富集>7%,富集比优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专利水准。1984年,他前往新加坡指导投产工作,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为国家获取专利费用30万美元。
  回国后,蒋继穆开始主持中原黄金冶炼厂的设计工作,凭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开发出国内沸腾炉浆式进料新工艺,取消了精矿干燥工序,不仅降低了投资,防止了干燥煤灰对金的吸附,使金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他打破常规,第一个将有色行业的沸腾炉进行露天配置,使沸腾炉车间投资降低,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