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威胁农耕用地土壤环境
2012年12月19日 14:36 8404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但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土壤修复,只能称之为对土质的提高和改良,根本无法去除土壤内的重金属。
重金属不会自生自灭,也不能降解,通常意义上的通过向土壤内添加某些物质,顶多是使重金属从活跃状态降低,暂时达到食品安全,但事实上重金属还是存在于土壤内,陈能场告诉记者。
一位土壤修复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起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修复,农业用地修复要复杂得多,成本昂贵。
工业场地修复一般比较便宜,价格大约在800~1000元/立方米,只需要把重金属元素尽量固定在土壤内,不让其随着土壤的移动和地下水流动扩散即可。
但农业用地非常麻烦,仅仅是把重金属元素固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植物会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因此,要恢复土壤的植被功能,必须要把有害物质彻底去除。
理论上讲要将整个土壤翻出,“一寸一寸地去除”,价格也根据污染的程度不同而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或者个人弄不起的原因,上述负责人说。
因此,与他的公司合作的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由于当地的农用土地遭到严重的工业污染,比如泄漏事故等,才会主动要求进行土壤修复。而对目前已经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现象,即便是有,也不会有政府部门主动要求化验或修复。
“技术现在是完全成熟的,但钱是难题。土壤修复正常按照50公分的深度计算,全国重金属污染的农业用地有多少啊,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上述负责人表示。
陈能场说,当年日本“痛痛病”爆发的地方,将863公顷重金属污染的耕作土壤全部换掉,历时33年,花费407亿日元。但这样的方法显然不适合中国目前的现状。
但是,他认为通过技术,对种植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再加上政府加强对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的严格检测,也能够降低污染作物进入市场。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对生产出来的大米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超出一定安全范围的,严格销毁;介于一定范围之内的,可做工业原料使用;只有在安全标准之内的,才可以流入市场销售。
这样的代价并不算昂贵,他认为目前最大的难度还是国家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肯花多少钱的问题。“涉及到整个政府的运作,资金从哪里来,对农民怎么补偿,谁来做,做出来的效果怎么评判,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说。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