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瓶颈“掣肘”废旧电池再生回收
2012年12月20日 10:36 3105次浏览 来源: 每日甘肃网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关于废旧电池回收的宣传已经喊了许多年,但在实际执行中收效却不明显。据了解,中国电池年消费量高达70亿—80亿只,但回收率却不足2%。兰州市有关部门也粗略统计过,全市每年产生废旧电池约300吨,回收量却只有1吨左右。而且主要是回收铅酸蓄电池、UPS电源电池,对于家用的一次性干电池始终未形成完善的回收处置体系,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这一尴尬境况呢?对此普通市民、企业专家及政府部门各有看法。
普通市民:宣传不够造成回收遇冷
张家园社区从去年开始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点,但社区工作人员小田说,一年以来交到社区的多半是学校或是单位组织环保活动而收集的,居民个人自觉交来的并不多。这一年间,收到最多的一次是30多只废旧电池,最少的一次只有2只1号干电池。小田个人认为,首先是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形成废电池收集处理的习惯;另外,就从他们社区角度来看,收集来的电池也没有固定的处置点。在银行工作的刘先生认为,目前废旧电池回收遇冷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近年来,一般都是每逢环保日或地球日的时候才搞些专题宣传,之后这方面的宣传寥寥无几,而要想市民群众养成自觉收集并上交废旧电池的习惯,大力宣传不可或缺并应长期进行,不能一阵风“刮”完了事。
企业专家:政策尚未健全批量处理难
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是兰州市废旧电池唯一处置场所,该中心董事长赵慧宏向记者介绍称,作为一家企业,在处置废旧电池方面并无资金支持,目前只能将其当做一项公益事业来完成。现在建成的危废处置中心,仅4号危险废物暂存库与5号危险废物贮存库设计的存储面积各为2000平方米,完全可以对收集来的废电池累积安全贮存,具备对废干电池无害化处置、对铅酸蓄电池的安全处置的能力。但因回收政策未完善,所以有了容纳消化的“胃口”却缺少“食物”!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老师杨一鸣曾专门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做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废旧干电池处理的问题首先是政策滞后导致回收难,个人、政府都没有对其污染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政府和公民回收意识淡薄。最后,资源化技术落后。另外,废旧干电池的处理回报率低,再加上处理中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环境达标困难,所以,很难吸引投资者,进而批量处理就更难了。
环保部门:监管缺失回收源头难保证
在谈到废旧电池回收难这个问题时,兰州市环保局污控处一位相关责任人对记者说,兰州市环保局从2001年就开始收集废旧电池,当时投资10万元,制作了1000个废旧电池专用回收箱,在全市大中小学和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投放。由于管理不善加之一些市民环保意识不高,对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认识不足,导致废旧电池专用回收桶破损和丢失严重。2006年,兰州市环保局又在一些公共场所投放了废旧电池专用回收桶,并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但据记者了解,第二次投放的回收桶仍丢失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回收桶在投放后均由所在场所的商家兼管,且没有监督方,久而久之这些回收桶依旧丢失或损坏了。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