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思勇:让技术领跑行业

2013年01月14日 11:28 65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让科研与效益齐飞
  ——走近北京天宏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胥思勇

332471

       年终岁尾,一场瑞雪之后,北京的天气雪上加霜,冬天被寒冷层层裹挟。不管怎样,市场的“严寒”和天气的寒冷终会过去,春天一如既往会到来。
  12月21日,记者在单位大楼的电梯里碰到北京天宏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胥思勇,短短的乘梯工夫,记者与胥思勇寒暄过后,询问今年公司的设备市场开发力度如何?“还算可以!”胥思勇简洁的言语中透着几分满意和自信。有色金属行业在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利润下降了20%多,和其他行业利润下降2%左右相比,有色行业可谓遭受重创。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很想了解一下相关行业的一些生存法宝。9点多钟,记者如约来到天宏恩公司胥思勇的办公室。
  胥思勇,帅气、沉稳,一脸的和颜悦色,眼神坚定睿智,精心打理过的头发非常精神。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随意摆放着几盆植被和几块奇石,相融、相衬,浑然一体构成和谐的氛围。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198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的胥思勇,被分配到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在电器所从事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工作。在设计院工作的十几个年头里,因为酷爱技术,别人不愿去的现场,他都主动请缨,深入现场零距离学习取经,很多大型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工作给了他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那些年,他的足迹烙印在很多矿山,身影遍布工厂的许多角落。因为善于钻研,碰到困难,他常常“蹲”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的资料。遇到难题,他虚心向专家求教,为了将图纸又好又快地画出来,他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当办公大楼楼道的灯全部熄灭后,他只身孤影还在挑灯夜战。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前在设计院画民用小楼的设计图纸,别人画四张A1号图纸,要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完成,他只需七天左右就能拿出精确完善的图纸。这种超负荷的劳动强度,短时期内还能撑得起、顶得住,但时间长了,他的身体也开始逐渐透支、每况愈下,有几次画图中他都昏厥过去,同事们看着心疼,劝他别拿身体做代价了,但是他坚信要想成功,必先苦心志、劳筋骨。

  辛勤付出 光环闪烁
  几年下来,胥思勇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他的人生开始闪烁耀眼光环:眼看着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同期人员拉开了距离,他不骄不躁,仍然沉下心来亲历亲为。在国内企业如西北铅锌厂、德兴铜矿、株洲冶炼厂、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鸡笼山金矿,在国外企业像巴基斯坦三达克、伊朗锌厂等项目的运行过程中,他用心调试,将高超的技术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调试出一个又一个项目运行的精彩时刻。那个时候,在很多企业提起他的名字,仿佛那就是精湛技术的诠释。荣誉背后,他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1994年,在参与株洲冶炼厂过程控制系统工程中,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胥思勇披荆斩棘,在高端的停车设备技术上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他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只有国家重点大型工程整体项目才能拿到,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于单体设备来讲已经是最高奖项了。
  随着荣誉的纷至沓来,他出色的工作得到了设计院的极大肯定,1991年他被院里评为最年轻的工程师,1996年被评为高工,2000年就读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很快,设计院委派他负责原恩菲科技产业集团的车库设备管理工作,经过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车库设备在行业里经营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一个又一个代表性项目在全国各地辉煌落地:1989年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台塔式车库,2002年在大连建成国内第一台旋转90度的智能车库,2004年建成中国最大的立体车库,能够升降横移,车位达到1155个……就在停车技术风生水起,订单络绎不绝时,2005年设计院却面临要和中冶集团合并的事宜,而胥思勇当时身处的北京恩菲科技产业集团,在微妙中将要变成三级公司,并要求主辅分离。当时院里决定要么卖掉这个公司,要么让大家回到所里从事老本行画图设计。但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技术精英们,已经把脉了车库行业的着力点,并对其行业有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技术资源。他们明白停车行业是一个新兴的前景广阔的市场,至少在30至40年里会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他们看到,中国的高端停车装备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就像当时北京拥有300万辆车时,停车位只有120万个,短短三年时间,北京车辆发展到了500万辆,而停车位还在200多万个上徘徊。胥思勇和他的技术精英决定不仅要抓住机会,还要将中国停车装备的头把交椅牢固坐稳,将世界一流的停车装备技术向国内大中城市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延伸,将技术做实做深……

  坚定信心 结缘事业
  在转制的特殊背景下,胥思勇和他的技术团队没有彷徨、没有放弃,他们通过深思熟虑,达成共识,为了共同的事业,大家最终下定决心留在停车领域,开始新的起点从零做起。紧接着,2007年成立了北京天宏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一班人马正式从原北京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转制出来。胥思勇说,刚转制出来那会儿,公司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因为改制把资金全都抽走了。既然选择了这个事业,不管道路多么曲折难行,这一仗必须打漂亮,让车库装备技术占领行业制高点。公司发挥人才强企优势,将来自电器、机械、工艺等专业的技术人才们独到的思维和高超的水平有机融合,形成了高超的集成创新。这些年,因为停车设备技术的不断落地,智能化的水平已经把玩于这些技术精英们的掌心。即使在现阶段国际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大胆出击,一举攻下甘肃报业集团投资几千万元的车库合约工程,目前这一高端技术扎实落地兰州,在西北五省形成了强大的震撼力和辐射力。但他并不否认,公司在较高的价位和严格的付款方式上的确不占优势,而技术的高品质、高标准和一流的规范服务,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明确方向 多元发展
  其实工业控制行业,一直是胥思勇想要涉足的,因为工控领域是他的老本行。2008年,公司在做好停车设备的基础上,开始多元发展,而工控行业是目标也是首选。
  说起工控技术的优越性,胥思勇娓娓道来:在锌冶炼DCS控制系统中,采用高效的网络离散分布控制系统,能够经济地利用交换功能,通过组态总线,星形或环形拓扑的工业以太网,实现网络的高可用性经通讯远程诊断。
  在电厂锅炉控制系统中,将系统分成管理层、控制层、设备层,网络拓扑结构简单,网络通讯快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谈起重操旧业的想法,在胥思勇的记忆深处有件事让他至今难以忘记。那还是在设计院的时候,自己在工控领域因为水平精湛小有名气,当时西北一家企业来设计院咨询一些具体事宜,没想到客户和胥思勇上午沟通后,下午就快速签订了合同,这让胥思勇深感震撼,这个合同是他来院里后见过的效率最高的一份,所以工控事业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已经有了一份美好的期许。
  目前,这个心愿,在他的领导和技术团队的付诸努力下,已经成为现实。据胥思勇介绍,中铝河南分公司的7号、8号锅炉改造时采用的就是天宏恩公司的工控技术,目前6号炉也已成功改造。其中高压泵、炉子打眼、工控、仪控采用的都是DCS系统,即所谓的离散控制系统,比如自动加料、自动加氧、自动喷煤,以及温度自动调节、压力自动调节等都是全自动配置。
  中铝河南分公司改造的炉子通过两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炉子没有采用控制系统前,人工操作时氧和煤给料不均,使资源浪费很大。自从安装了DCS系统后,能源节省了30%~40%左右。另外,以前很多阀门用手动调试,自从中心控制室自动化控制应用以来,大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不仅创造了一流的工作环境,而且工作条件、工作效率、生产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胥思勇介绍说,我们之所以选择氧化铝行业首选DCS系统配置,是因为该行业的技术相对于铜、铅、锌行业的技术运用来说,难度大、更复杂,我们只有将高难度的技术成功攻克,才能在工控技术上更有话语权。通过中铝河南分公司锅炉运行两年的效果看,氧化铝行业的蒸发器已经顺利通过DCS系统来实施,这就足以说明铜、铅、锌行业的过程控制依然可以采用DCS系统,PLC控制就更简单易行。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自动化控制还延伸到了国外。
  天宏恩公司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不仅将车库行业做出了优秀的成绩,而且在有色市场遭遇低谷时期,多元化发展,向工控行业迈出坚实的步伐。用胥思勇的话来说:“这个行业有它的特点,也有不足。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后,拖欠款比较严重;好的方面是,因为有色金属市场的改造潜力巨大,一旦经济好转,项目升级会大规模实施。工控行业也能抓住有色行业的技术升级,以此促进自身技术的不断飞跃,实现双赢。就拿中国铝业来说,如果工控项目在企业升级改造中成功到位,它的发展前景甚至可能要比做全国的停车装备市场的总和还要大,因为升级改造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
  当记者问及在工控行业的下一奋斗目标时,胥思勇满怀信心,未来的目标不仅要尝试打开新疆和内蒙的广阔市场,而且还要进军钛行业,让工控技术实实在在服务有色行业,让高端的有色金属产品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
  同时,他认为目前有色行业的成品码放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如果能建设成类似于车库这样的自动仓储,比方在很小的空间进行自动存储、自动分拣、自动装车、自动码放,让控制技术在自动仓储发挥优势,是他下一步想要去实施的方向,这一技术目前除了烟厂有部分使用外,其他行业包括有色行业还都是空白。他想打破这一技术空白,让有色人工仓储向自动化、高端化发展,让仓储更加合理规范,呈现出高水平、高规格的自动化运作模式,为电解铝、氧化铝、电解铅等行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他说,做自动车库是他们团队的强项,这些年通过积累的大量经验,如果能将停车技术移植有色行业的仓储领域,届时只要轻触点击,不同规格、不同品位、不同数量的铝锭或铅锭,就会按程序上线到达指定的地点。记者从他的话语中,仿佛看到另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已经酝酿成熟。
  5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而对于天宏恩公司来说,短短的几年时间,公司利用改制,将电器、机械、工艺等方面的各路人才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2007年时注册资金只有50万,到2009年通过技术入股达到1500万元,至今发展到5000万;产值从原来一年1000万,到现在一年做到产值4000万~5000万的水平,这样快速的扩张、迅速的成长,一组组数据的背后,胥思勇和记者分享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经验一:人性化管理
  胥思勇认为,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在向前沿技术不断创新的途中,必须牢记技术是手段,人才是核心,而管理能够使人才发挥潜在的作用;信任员工的同时,还要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氛围。让员工享受国企所享受的假期、福利和待遇,让他们做企业的真正主人,这才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的优越性。另外,制定人才激励机制,让按劳分配公平公正,把储备人才的优越性发挥到最大化。

  经验二:让技术领跑行业
  在技术方面,始终跑在行业前面。胥思勇说,他们经常派人去展会学习一些国际前沿技术,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当市场有新技术时,必须去学习、去消化,不论是主业所做的停车设备还是工控设备,只要发现新的技术,他们马上会在下一个工程中进行合理应用,并快速推广。当别的竞争对手追赶上他们的技术时,立即用心去开辟新的科研阵地,让技术领跑行业。

  经验三:“御寒”巧抓先机
  胥思勇认为,很多企业因为控制技术还达不到先进水平,造成效益不高,跟国际标准相比,产品质量和产量存在差距。在市场低迷时期,适当的选择技术升级,不仅使其自动化程度提高,科技水平含量也会提高,产品才会更具竞争力。

  经验四:要有感恩之心
  一个人能快速成长起来,要有感恩的情怀。他说,在设计院整整工作了17年,这个环境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论做工艺、电器、工控,这些专业之间都要紧密配合,使知识结构互通互融;其次下现场跟客户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沟通、交流、施工服务,都要亲自去处理问题,信任和宽松的环境给员工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只有不断去琢磨,不断去攻克,才能让项目实实在运行起来,才能体现技术产生效益的价值;只要你愿意去学习,设计院以包容之心给任何人提供参观培训学习的机会,只要你愿意付出,你就能茁壮成长。他还说,尽管自己已经离开了培养他成长的这个大家庭,但他仍然能感觉到这个家的温暖。

评论:

专注 创造卓越

■ 曹祥汉

  从50万到5000万,北京天宏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仅仅只用了5年;从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到一个科研型的企业管理者,胥思勇也只用了短短5年。看完这篇文章,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词:专注。正是因为对市场的专注,天宏恩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正是因为对科研的专注,天宏恩才能让技术领跑行业。胥思勇用自己的方式再次证明:专注,才能创造卓越;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对学业、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学业、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着精神,结果是一事无成。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可以说,人们熟悉这个词就像熟悉自己的名字一样。然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专注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这种精神和境界的反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遇到诱惑、遭受挫折的时候,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胥思勇是这样的人,前不久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刘晓东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阐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了事业的辉煌。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就不可能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只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缺乏专注的精神,即使立下凌云壮志,也决不会有所收获,因为“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专注源于强烈的责任感。一个对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肯定会把工作和事业看得很重,把名利和地位看得很轻,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大都会把干工作当成一件苦差事,自然也就提不起精神,激发干劲和斗志。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往今来,那些真正能干事、能干成事者,莫不具有敢担大任的胸怀和勇气。强烈的责任感,是专注的原动力。在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遭遇寒冬的今天,在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这种对事业、对工作的专注精神。
  专注来自淡泊和宁静。一个人在为工作和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孤独和寂寞在所难免。面对这些情况,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干扰、专注如一?关键是保持淡泊和宁静。经验表明,对一件事情,专注一时者众,而始终专注者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很难长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和艰苦努力。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惟有保持淡泊和宁静,才能坚定信念和追求,做到专注和执着。做企业如此,做科研更是如此。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人们的因素明显增多。越是环境和条件复杂,越能凸显专注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当然,专注也是有前提的,这就是确立的奋斗目标必须符合实际、符合科学。否则,就是再专注、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