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废黄铜资源
2013年02月25日 14:26 71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作者: 王树谷
我国对废黄铜资源的再生利用认识始终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掌握废黄铜资源的总体情况和确切数据,对我国每年进口废黄铜资源的具体数据、黄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数据都缺乏了解,对废黄铜的熔炼技术、设备、能耗、环保,产品的产量、质量、应用也都不够了解。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再生行业健康发展,各方需要对废黄铜资源再生利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黄铜性质多变用途广泛
黄铜是以锌作为主要添加元素形成的铜合金,呈黄色,用途很广,其性质取决于铜和锌的比例。根据黄铜中所含合金元素种类的不同,黄铜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只由铜、锌两种元素组成的黄铜称为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比如由铅、锡、锰、镍、铁、硅组成的铜合金,压力加工用的黄铜称为变形黄铜。特殊黄铜又叫特种黄铜,它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切削加工的机械性能较为突出。
通过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铜与锡或铝、铅、镍、锰、铍等元素的合金称为青铜。青铜在机械性能和耐蚀性上都比黄铜好,因此在机械工业中较为常用。紫铜与黄铜之间的铜叫二黄,价格比黄铜高比紫铜低。
黄铜通常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散热器和锁具等。由黄铜所拉成的无缝铜管,质软、耐磨性能强,黄铜无缝管可用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低温管路、海底运输管。制造板料、条材、棒材、管材,铸造零件等。
含锌低于36%的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可以退火,有延展性,适合制造耐压设备等。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含铜较少、含锌较多的合金,则应热加工,强度较高。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
黄铜的代号通常用英文字母H+数字表示,H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如H80表示含铜量为80%的普通黄铜,呈金黄色,所以有金色铜之称,一般作镀层、装饰品、奖章等用途。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上字母Z,如ZH62。
废黄铜资源量大意义更大
废黄铜资源是指含铜量至少在61%以上,含铁量小于5%的废旧黄铜制品,包括黄铜与青铜的块料及其边角料以及这些合金的混合废料资源。
和所有的废旧金属资源一样,废黄铜按其来源同样分为新资源和旧资源两类。新资源是指黄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这些废料资源多以边角料、机加工碎屑为主,况且同一批次的边角料、加工碎屑铜合金的牌号相同,无需出厂进行交易,在黄铜工业生产企业中就可以自行回炉重熔制成新的黄铜原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型号单一,绝无混杂,避免了不必要的调整成分再利用。即便有两三个不同型号的铜合金在同一个企业同时加工,它们所产生的边角料和加工碎屑,也很容易分清,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铜加工企业所消耗的铜加工材,大约有30%~40%会成为边角料,用掉的60%~70%就称为铜加工材的利用率。而30%~40%的铜加工材一下子成了下脚料,也是新资源不会出厂的原因。
旧资源是指使用后被废弃的产品,是各类工业产品、设备、备件中的黄铜和黄铜基材料。这种旧资源来源十分复杂,各类工业品寿命周期千差万别,其中可再生利用的黄铜,只有在拆解工业产品之后才能得到,而且往往又是多种不同的铜合金混合在一起,比如汽车用散热器中水箱管为H90黄铜、散热片为T2波浪带材,其间又是用铅锡焊料焊接在一起,水箱水室为H68合金等。重要的旧黄铜再生资源有电子元器件、汽车水箱、空调器、铜管、卫浴产品等。
所有的废黄铜都是可以再生的,况且废黄铜再生利用的成本低、污染小,工艺简单,已经成为弥补我国铜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废黄铜也是我国铜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首先把收集的废黄铜进行分拣,没有受污染的废黄铜或成分相同的黄铜合金,可以直接回炉熔化利用;受污染或严重污染的废黄铜必须进行去除杂质的处理,然后才能进一步精炼;对于相互混杂又不便分开的铜合金废料,则需熔化后再调整成分,才能成为新的特定型号的铜合金。通过这样的再生处理,黄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受损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
黄铜在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废黄铜资源产生量巨大,对再生黄铜循环利用的研究,对有色金属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海关还没有单独的废黄铜资源进出口统计数据,全部包括在“废杂铜”里面,废黄铜每年进口总量约为废杂铜的25%~30%。我国黄铜原料的大多数来自废黄铜资源,仅有少数是由电解铜加锌冶炼而成的。笔者分析,目前我国每年再生黄铜产量大约在90万吨左右。
国内企业苦寻技术突破
利用废杂铜直接生产精炼再生铜杆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该行业发展很快。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比国际上晚了近30年,无论是在出产效率还是在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传统的废黄铜再生循环使用工艺比较简单,在破碎过程中会引入较多杂质,而且生产能耗高,废气、废物的排放量大,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又费用昂贵,因此走自主开发之路势在必行。
据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素平介绍,目前国内以废杂铜为原料的铜杆生产线超过80条,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废杂铜被直接加工成电工铜杆或铜合金如黄铜棒等。黄铜棒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再生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政策。2012年,科技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就把开发废杂铜分级直接再生铜导体列为研发的技术重点。随着各种政策、法规的出台,企业也有提高技术装备的迫切需求。
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回收废旧黄杂铜分拣、破碎、筛选、熔铸、加工循环再生技术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废旧黄杂铜破碎、磁选、重选等预处理工艺,突破了现有废旧黄杂铜的处理方法,通过二次精炼,保证了产品品质,实现了对废旧黄杂铜原料的加工利用。形成了适合破碎、二次精炼的在线设定技术,解决了目前无法直接利用的废旧黄杂铜生产加工材的难题,制备出合格的加工产品,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有色金属循环再生领域的一项空白。他们创造这项新技术把废黄杂铜处理从传统的“大杂烩”变成了“精细化”,黄杂铜熔炼时间明显缩短,生产出的再生黄铜品质高,节电、节煤、节水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社会效益显著。全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再生黄铜企业利用这项技术生产,每年即可节约标准煤200万吨、节水4.4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5亿多吨。
鉴于我国黄铜棒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黄杂铜成分复杂,大规模生产容易造成产品性能的不稳定;小规模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状况,金田集团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自主研发出一条大吨位利用黄杂铜生产黄铜棒的技术及设备,并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标志着这项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直接利用黄杂铜通过水平连铸、大规模化生产黄铜棒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缓解我国铜资源缺乏,走循环经济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解决了铜液转注过程中氧化锌的环境污染、金属的蒸发损失、产品质量控制、多面多流和一流多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技术突破。目前,该项目已达到10万吨规模化生产能力。
随着再生黄铜产业化和再生技术的发展,再生黄铜生产已向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已出现了家电、电子元件、热交换器等重要再生铜品种的专业化再生利用和生产线,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再生黄铜将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逐步出现在工业体系之中。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无论是从产业还是从行业的角度上看,我们对于再生黄铜的认识还都在起步阶段,整个行业尚处在自发的阶段,和国际上先进的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和消费国,2011年,中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与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028.1万吨与1056.3万吨,继续刷新着历史最高纪录再续辉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铜加工材市场保持平稳的最主要动力,在世界铜加工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作为铜消费大国,由于我国的铜矿资源保障度只有21%,再生铜已成为中国铜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之一。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废杂铜、废黄铜资源的利用途径和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废杂铜、废黄铜资源通过直接利用的途径来生产铜加工材和黄铜合金产品,成为中国铜加工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废杂铜、废黄铜资源为起点的中国再生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已经成为铜加工工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是全球废杂铜、废黄铜资源的进口加工和再生利用的主要国家,如何实现再生铜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用来满足中国铜加工工业的巨大需求,这是当前再生铜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提高对再生黄铜资源的认识,重视废黄铜资源的再生利用,提升废黄铜再生利用技术、设备的研究,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加强对废黄铜资源的统计……这些都迫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