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成两会一个引发热议话题

2013年03月07日 15:4 33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综合报道

  张全:组建区域污染防治机构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在本届两会上提出“关于应对灰霾天气,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议案,直指PM2.5的防治。另外,他还建议开征环境税。
  “2013年1月10日~17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灰霾天气,其持续时间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重都属罕见。”张全说,大规模的灰霾天气已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对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他指出,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区域性特征,单靠某一省市进行污染防治已无法达到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因此,各省市在做好本地污染源控制的同时,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否则,由于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污染排放过于集中,一旦遭遇不利于大气扩散的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就难以避免。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在PM2.5的重要污染源——机动车废气排放管理上也不尽完善,存在超标不能处罚、异地注册车辆难以管理等问题。
  为有效应对灰霾天气,张全建议尽快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增加“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专章,明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补充完善机动车管理的相关制度。
  他呼吁,尽快组建全国性的区域污染防治机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构的组建可采取“区域管理委员会+区域管理机构”的模式,由国务院成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以及相关省市人民政府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或者国务委员担任。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对区域大气管理的重大事项和政策做出决议和决定。由环境保护部作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和做出的决定,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事务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但其不替代现有地方政府的职责。具体的管理事务和环境质量仍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张全建议,建立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控制性指标体系。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必须统筹考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家应当建立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控制性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各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产业功能定位、机动车总量等刚性指标,同时将这些指标纳入对各地政府考核的指标体系。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区域灰霾污染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机动车污染防治制度,提高标准,特别是油品质量标准和载重车的排放标准,切实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同时完善区域间机动车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异地注册超标车辆的联惩联治。

  杨莉:应给予特殊环境工作者补助
  “PM2.5被人体吸入后,短时间内会出现急性疾病。空气污染物长期积累很可能导致慢性心血管、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全国人大代表杨莉建议,应给予一些特殊环境工作者一定的补助。不过,首先应确定重度污染雾霾天气劳动保护的适用对象,再对适用对象实行健康补贴。
  与此同时,还应制定重度污染雾霾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根据污染雾霾天气的不同程度,对用人单位调整工作时间做出不同要求。具体措施包括换班轮休、缩短连续工作时间、不安排加班、重度污染雾霾天气停止户外露天工作等。
  她建议,实行重度污染雾霾天气发放健康补助制度。对于从事露天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实际情况向其发放重度污染雾霾天气津贴。未向劳动者发放重度污染雾霾天气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定金额的罚款。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