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没有被遗忘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铝厂晋铝建安公司产业工人常俊民

2013年03月22日 9:54 18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记者李幼玲

335513

  见到常俊民,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一脸书生气。这位来自山西铝厂晋铝建安公司的电焊工人,面对记者,道出肺腑之言:“我很幸运,从基层的工人走到全国人大代表,真的很光荣。感谢企业和地方政府给予的大力推荐,我一定会用行动珍惜这至高的荣誉。开完会我要把人大的精神带回去传达给大伙儿,让他们了解国家大的政策,包括国务院机构为了转变职能,让政府机构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社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基层的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有国家的政策加上企业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相信前途会充满希望、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议案得到重视
  常俊民告诉记者,这次他带来两个议案,一个是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流失问题,另一个是关于有效治理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切实削减过剩产能的建议。
  谈到人才的流失,他深有感触地说,全国各行业,都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培养出一个高技能人才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像这种高技能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公认的制造大国,但还算不上是制造强国,究其原因,有科技水平和设计研发能力方面的不足,但更为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他建议,借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政策,从国家层面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提供岗位技能月津贴,从而带动广大劳动者向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学习,立足工作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国家要从民族技能振兴的高度,对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待遇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好技术怎么去制造好产品!”
  第二个议案是“关于有效治理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切实削减过剩产能”的建议。他说,从2007年以后,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就出现较为严重的过剩。到目前,不仅是有色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建材行业都存在过剩问题。当常俊民听说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参加山西团审议政府报告时,喜出望外,全团70多个人,当时规定8个人发言,他就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只有5分钟的报告时间,他要抓紧时间、简明扼要。当他把产能过剩问题和行业的数据充分展示出来时,张高丽对有色行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追问对产能过剩有什么好的办法?常俊民以最快的速度回答了六个建议:一、严格控制总量。二、规范市场秩序。三、优化整合现有存量。四、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向海外转移产能。五、调减铝产品出口关税。六、拓展电解铝下游应用领域。
  张高丽将每条建议一一记录下来,并给予常俊民“作为工人代表这么关心国家大事,难得!”的表扬。所有问题汇报完毕,大概用了近半个小时。说到这些时,常俊民激动了好一会儿。他自豪地说,关键是在会上把咱们行业的一些问题真实地反映到中央了。
  心存感恩 才能走远
  当记者问他为何这样关注、关心行业存在的问题时,他的话语朴实有力:“作为中铝的一员,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能在央企里排前几位,希望通过国家的支持和行业的努力再次辉煌,是我们所有员工期待的,只有行业兴旺企业才能更好发展,这样对每一个职工有利,对国家有益。”
  电焊工作艰苦吗?常俊民直言不讳:“这个职业非常艰苦,为了对某个设备特殊地方进行焊接,有时我们要躺倒在地沟里,火花在头顶上飞溅滑落,我们的手上、脖子上烧伤、烫伤不足为奇。”记者清晰地看到了他手上几块被烫伤的疤痕,他说一到阴雨天,这些疤痕就隐隐作痒。一种敬意萦绕记者心间。“出名后别的企业用高薪挖你怎么办?” “那我百分之百不去。一步一步走来,是企业给了我发展的平台,让我的梦想得以飞翔,只有心存感恩才能走得更远,回去后我想传帮带,把自己的技能传承下去,只有更多人掌握技术,企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国家层面的整体水平也才会提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锁定目标  路在脚下
  多年的摸爬滚打,常俊民收获很多,他相继摘取了国家焊接教师资格证、国际焊接技师证、焊接比赛国家级裁判员等桂冠;另外,他还荣获山西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目前,常俊民正在攻读本科学历,他下一个技术上的目标就是向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去努力,这个奖项难度很大,全国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才评20人,但他心中已经锁定目标。
  常俊民还对焊工技术进行了展望:手工焊接在我们国家永远都不会淘汰。去德国考察时他曾总结出德国的焊接和我们国家的两大不同点:一是德国自动焊接的水平比较高,通过电脑用设备来操作,他们的自动焊接技术占焊接行业的80%,手工焊接只占20%,而咱们正好和德国相反,自动焊接只占20%,手工焊接占80%。他说,像铁路车辆、动车车箱、压力容器行业等都有一部分用自动焊接,像狭小的地方机器实现不了的,只能靠人工来操作,所以提高手工焊接水平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