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行业十大工种最缺人 月薪1200难招服务员
2009年10月13日 10:44 1361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招工的烦恼”,过去似乎与省内企业不沾边,而今他们也频频遭遇“招工难”,并采取涨待遇、降低招工条件等措施。昨日,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布消息说,遭遇此“难”的最缺人单位,集中在制造业、服装加工、电子装配、餐饮服务等四大行业。
【人难招】
用人企业争相涨工资、降条件
企业招工难,在过去好像是沿海城市的事,省内企业没多少感觉,而现在部分企业也开始尝到“招工的烦恼”。“年初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愁订单。现在有了订单,又愁招不到工人了。”郑州某乳品企业负责人发“牢骚”说,他们在节前一次招聘100多人,可每天仅有10多名求职者登记,而登记者面试时也屡屡爽约。到现在,也没招满人。
在国庆节前省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大型招聘会上,位于郑州市东明路上的某知名酒店,一下子招聘332名员工,其中200人是服务员,还包括厨师长、操作工等工种,但现场的应聘者才30多人。“现在招个人难啊。”酒店的招聘负责人感叹说,考虑到餐饮业人员难招,他们提高了新员工待遇,服务员的工资定在1200元左右。
除了涨工资外,不少企业开始降低招工条件。昨日,郑州某知名速冻食品企业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企业用工需求的急剧攀升,他们只好放宽了招工条件。原来企业招聘的多数是未婚青年,现在把年龄放宽到16~35岁,就连结过婚、有孩子的都乐意接收,“最低标准会写字就行”。
这些企业的说法,在省人力资源市场也得到证实。往年,该市场都是第一季度用工需求量最大,第二季度会有所减少。而今年却截然不同,第一季度用工需求持续下降,从第二季度开始有所增加,第三季度用工数量大幅增加,反季招聘致使不少企业遭遇“招工难”。
【新举措】
三场招聘会“喊”务工者“回家”
“外出务工兄弟姐妹 河南妈妈喊你回家”,这是10月7日郑州火车站广场出现的雷人标语。其实,“雷人”的背后,是活动组织者想留住家乡务工者的急切心情。为应对部分省内企业的招工难,他们出此招吸引外出务工者的眼球。
省人力资源市场也在积极搭建舞台,为用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本月计划安排三场招聘会,分别是:10月16日医疗、生物、制药、食品保健品行业专场;10月23日财经、贸易、金融、企管等经济管理人才专场;10月30日综合人力资源交流会。
【找原因】省内企业招工下手偏晚
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介部部长崔秀池分析说,这些最缺人的行业,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对求职者年龄有一定限制,符合年龄条件的毕业生多不愿意干加工这一工作,而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又超过了年龄要求,因此造成结构性短缺。
其实,原因还不止这些。崔秀池说,随着经济的回暖,我省一些企业订单开始增多,企业对工人的需求大幅增加。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几年,各地招商引资的力度,受河南优惠政策和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吸引,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入驻内地,同时部分早期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者增多,吸纳了大批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业。
还有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去年以来企业用工情况波动较大,不少县市区的农民工担心找不到工作,在年初就到外地淘金去了。而省内企业用工需求增加时,他们已在外挣到大把大把钞票啦。“其实,现在外出就业和在本地就业的收益差别并不大。”崔秀池举例说,在广东东莞,务工者的平均基本工资为780元,工人提高收入主要靠加班费,务工者每天加班2至3个小时,收入也不过1300元左右,而本地许多企业的月薪超过1200元,甚至达到月薪1500元。
哪些行当最缺人
【四行业】制造业、服装加工、电子装配、餐饮服务【十大工种】操作工、营销人员、营业员、缝纫工、计算机硬件、装配钳工、
内勤、焊工、营销经理、数控机床(据9月人才供求状况)
以上信息来自省人力资源市场
秦皇岛企业订单恢复 却又遭遇“招工难”
据中国之声10月12日报道 秦皇岛市大部分企业的订单日前开始恢复,就在企业为订单回升高兴的同时,却又遇到了“招工难”。
武汉三行业缺普工
据楚天都市报9月24日报道 最近在珠三角、长三角愈演愈烈的用工荒,已悄然蔓延到武汉,尤其是制造、建筑、食品等行业的普工。
东莞招工难难在何处
据中国经营报9月19日报道 “东莞的确出现了局部招工难的局面”,东莞市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告诉记者,东莞劳动就业中心已向政府上报了一份应急报告。
重庆百余工业园高薪招不到人
据重庆晨报9月18日报道 年初人求职,现在职求人。重庆百余工业园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尤其是技术型工人难觅,这在服装生产、电子装配等行业尤为明显。开出缝纫工每月底薪1500元的优厚条件,企业却连一个人都招不到。
浙江用工缺口达25万人
据中国青年报9月17日报道 中国沿海多个城市几乎同时爆出“招工难”:浙江7月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6月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