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绿色选择 加快再生资源发展

2013年05月13日 9:28 86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30年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据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准煤,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未来1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如何减少城镇化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本版今日特邀请专家撰写理论文章,希望读者有所借鉴。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非农产业和生产要素将逐步向城镇地区集聚,从而获取集聚经济效益,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污染集中治理。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采取了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模式,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这种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其资源和环境代价是巨大的,必须尽快向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转型。
  快速城镇化带来资源环境问题
  城镇空间快速扩张造成土地严重浪费;资源高消耗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日渐加大;城镇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其规模和速度都是世界少见的。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2.57%,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86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远高于1981~2011年0.41个百分点的世界平均水平。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在粗放型外延发展模式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这种环境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城镇空间快速扩张造成土地严重浪费。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成区和建设用地迅速扩张。1983~2010年,全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3.72%,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5.99%和6.32%,尤其是2001~2010年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4万平方公里迅速扩张到4.01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从2.21万平方公里扩张到3.98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5.97%和6.04%,而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仅为3.27%。这说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到2011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9.484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4.360万平方公里,县城1.738万平方公里,建制镇3.386万平方公里。城镇空间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总体质量趋于下降。2001~2008年,全国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达2599万亩,其中,2008年为287.4万亩,占年内减少耕地总面积的68.9%。特别是,因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属于质量较好的耕地,导致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吞食着大片农田,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呈萎缩状态,促使这些地区由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