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大器铜鼓》(金属工艺纪录片)
2013年06月03日 10:23 678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大器铜鼓
大器铜鼓
大器铜鼓
核心提示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至今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这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痴迷铜鼓
1978年,广西北流县的一位村民上山垦荒,锄头偶然触到泥土里的硬物,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随着泥土一点点剖开,里面的金属器物越来越大,当它完全露出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文物专家们被惊呆了。这是迄今所知最大的古代铜鼓,面径1.65米,残重300多公斤。因为它形体硕大厚重,人们称它为“铜鼓王”。
在缺乏机械设备和精密仪器的时代,工匠们是如何铸造出这样大型的青铜重器的呢?
2012年3月,工匠韦启参和他的儿子韦新蒋开始对一尊大型模具做最后的修缮。
韦启参是广西河池的铜鼓铸造师,他这次耗尽心血的举动,是为了铸造一面巨大的铜鼓。
这面铜鼓铸成后,鼓面直径4米,重达8吨,其体量将是铜鼓王的3倍,这是史无前例的庞然大鼓。
因为资金短缺,大鼓的浇注工作迟迟不能进行。现在,父子两人要花大半的时间维持作坊的正常运转。韦启参刚刚接到一份订单,一位铜鼓收藏家向他定做四面音色完美的铜鼓,这位收藏家要求很高,通常在几面甚至十几面铜鼓里才能选中一面。
定做铜鼓的人是84岁的韦万义,他一生痴迷铜鼓,为收藏铜鼓倾尽所有。
铸造技术失传
尽管铜鼓的铸造和使用时间很长,但历代典籍对其铸造工艺几乎只字未提。铜鼓铸造技术在中国绵延流传了2700多年,到了清代末年逐渐消失,截止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失传了近两百年。
广西河池环江县板才村的韦启参平时务农,农闲的时候会锻造一些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品。他从来不曾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和铜鼓铸造这项已经失传多年的技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96年,一位邻居带着残破的老铜鼓找上门来,请他修好。韦启参和他的哥哥焊接多次,都没有成功。几经思量过后,韦启参决定重新铸造一面新鼓。
韦启参计划先做两个大铜碗,然后将其拼接起来。材料上,兄弟二人选择了高纯度的黄铜。这个形象古怪的铜鼓表面粗糙,有很多气孔,并且声音沉闷嘶哑,根本不能跟老铜鼓相提并论。
1997年,韦启参在铜里加入较高比例的锡,希望以此改善铜鼓的声音。然而,再次铸成的铜鼓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韦启参和他的哥哥专程到贵州、广西一代的古老村寨考察。
韦启参并不知道,他们试图制作的铜鼓,曾被视作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号令过大军的进退,也曾被认为是可以沟通人神的国之大器。
铜鼓产生的商周时期,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大事无非两件:祭祀和战争。在这两件事中都能看到铜鼓的身影。即便到了今天,铜鼓依然是尊贵和神圣的器物,它们总是被供奉在最隐蔽、最安全的地方,决不轻易向外人出示。
合范法铸造铜鼓
全国各地的遗址和墓葬中,竟然找不到任何铸鼓的模具。铜鼓王复制失败的时候,韦氏兄弟正在经历新的挫折。
韦氏兄弟最初用砂子、水泥制作内模,他们把铜鼓分为五个部分:鼓身四块,鼓面一块,分别铸好后,再焊接成一个整体。然而,这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铜鼓虚有其表,中看不中用。
韦启参兄弟俩的试验工作持续多年,耗费掉打工和种田的所有收入。2000年,韦启参跟哥哥300元的价格卖掉了家里惟一值钱的耕牛,做最后一博。这次破釜沉舟的决定终于触碰到消失百余年的神秘工艺,它奠定的方法也被沿用至今。
韦启参抛弃以往的焊接组装,改为一次成型。这个决定,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韦氏兄弟无意之中回到了最古老的制作工艺:合范法。
绝大多数铜鼓身上都有纵向的切线,这条切线将整个铜鼓分成均衡的两半,除了切线两边的花纹有被隔断和错位的现象,鼓面、鼓身上的花纹则大体对称。
合范法是始于夏代的古老工艺,大致的流程是,鼓的模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合为一个整体后,在内范和外范之间的空腔内浇入铜液。等铜液冷却成型后,打碎模范,取出铜器。
设计制造模具
根据合范法的原理,韦氏兄弟自己设计制造了一个模具,并最终形成了混砂、合范、压花、浇铸、拆范、落沙、打磨、上色、做旧、调音等一套完整的制作工序。
韦启参兄弟俩使用的是传统的翻砂技术。翻砂铸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其主要造型材料是砂子,故而俗称翻砂。做铜鼓的第一道,也是最基础的一道工序,就是混砂。
我是大帅 比大师少一横·铜雕壁画家“北安”专访实录 (图文视频)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