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铸艺人铜皮上敲出《竹林七贤》
2013年07月26日 9:2 245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艺人於卫平展示铜壁画《竹林七贤》
竹林环绕中,“竹林七贤”对弈抚琴;高山流水旁,兰亭群贤流觞曲水,生动画面让人如入其境,最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画面都是用榔头凿子在铜皮上“敲”出来的。18日下午,在民间艺人於卫平工作室内,他创作的《竹林七贤》等大型仿清铜壁画系列,让人大开眼界。
这组大型仿清铜壁画系列,每幅高1.8米、宽1.2米,包括《竹林七贤》、《兰亭序》、《封神榜》等题材,和一般平面壁画相比,在凹凸中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画面上,从远山近水到亭台小桥,意境悠远;文人墨客神态恬淡栩栩如生,工艺别具特色。据介绍,苏州仿古铜器制作在宋朝就已出现,明清逐渐形成规模,被称为“苏铸”。今年61岁的於卫平,23岁正式拜师学习仿古铜器制作,至今已有38年艺龄,并获得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仿古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然而,这样的大型铜壁画他也是第一次尝试。
“这幅铜壁画的厚度只有1.2毫米”,据介绍,传统仿古铜器制作基本上是以实用器皿等为主,3年前於卫平开始尝试大型铜壁画。由于以往的仿古铜器一般采用比较厚的铸造铜坯,眼下则要在一张薄薄的“铜皮”上“作画”,稍不留神就要“敲”穿铜皮,或是把铜皮“敲”变形。
於卫平经过反复琢磨设计,采用做造型、翻模具等工序先做出“大样”,然后用榔头、凿子等一点点把画面在铜版上“敲”出来。
“一幅铜壁画,至少要用榔头凿子敲50多万次”,在《竹林七贤》中,从山峦起伏到山间小屋,不仅大块面通过凹凸线条表现得十分逼真,就连松树的每一根松针,都清晰可见。“每一根细小的松针,至少要敲20次才能成型”,於卫平说。在铜皮上“作画”,人物开相更难,《竹林七贤》中就有11个人物,除了竹林七贤外,还有老人少女儿童等。“每个人物光开相就要‘敲’上一天”,在於卫平的榔头凿子下,比手指还小的一个个人物群像中,从老人的胡须到少女的发髻丝丝可见。神态更是千人千面,或皱眉凝神考虑棋局,或怡然自得醉心乐曲,榔头凿子居然敲出了照片般的效果。
於卫平的这组铜壁画,在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准备创作面积更大的铜壁画”,据於卫平介绍,他计划将《清明上河图》搬上铜壁画。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