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铜 最具收藏价值铜工艺品

2013年09月20日 18:24 92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1
  斑铜是云南省特有的铜制品

  “清代的斑铜瓶在六七年前,就有藏友售出了10万元的价格。”说起云南斑铜的收藏价值,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李德昆印象深刻。他说,作为云南特有的手工艺作品,斑铜绝对还有很大的收藏潜力。

  小众收藏中的“大富翁”

  目前,有资料可查的是,云南斑铜制品最早是在明朝,不过很多藏家认为,云南斑铜技艺应该始于明以前,但尚无公认证据。

  “去年8月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的,最新的斑铜工艺品‘金马碧鸡’的市价是13.6万元,作者一共做了2个,做出来几天,就售出一个。”李德昆说, 斑铜的成名很早,而且蜚声中外,早在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601099)巴拿马博览会上,昆明“宝鸿号”王吉兴制作的“九龙鼎”就引起了轰动,并以80两黄金的价格售出。“虽然斑铜艺术品没有书画、瓷器、翡翠等藏品的收藏者众多,可往往就是这些小众收藏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潜力。”

  斑铜是云南省特有的铜制品,在收藏界将其划到青铜收藏一组,明崇祯年间,斑铜工艺日趋成熟,成为全国驰名的铜制工艺品。清代昆明、东川一带,斑铜作坊很多,产品除人物、鸟兽、花瓶、博古、文房用具外,还有专供朝廷使用的贡品。

  “1986年,国家轻工部就将五件颇具代表的斑铜工艺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内。”昆明市斑铜厂生产管理部土金勇介绍说,云南斑铜堪称“中华一绝之瑰宝”,上世纪80年代,被收藏的五件云南斑铜“工艺美术珍品”为孔雀明王、五型炉、仿古牛、孔雀瓶、大犀牛。五件工艺品是艺术造型、色泽和斑花、传统技艺三者完美结合的典范,而1997年香港回归时,由昆明市斑铜厂承制的“吉祥孔雀瓶”作为云南省政府贺礼赠送香港特区,获得香港同胞和业界的高度赞誉。

  宁做10件精品

  不做1000件“粗品”

  如果有人问你,云南顶尖的工艺是什么?你一定会说:斑铜及乌铜走金(或银)。但是业内人士却会告诉:斑铜上走金、走银、走乌铜等“金属五彩”绘画工艺才是云南顶尖的工艺。

  “云南斑铜艺术品采用高品质的铜基合金材料,经复杂、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最为奇特的是最终在表面形成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从而无愧为中国金属艺术品的一枝独秀而蜚声中外。”在土金勇的眼中,云南斑铜是铜制工艺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传统手工艺品,于2006年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然不是所有的斑铜都有收藏价值,也不能说只有民国、清、明的斑铜制品才有收藏价值。”李德昆说,即便是现在制作的很多斑铜作品,只要是精品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如果工艺的传承者抱着“宁做10件精品,也不做1000件粗品”的理念,从工艺上创新的作品,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那么藏家一定要早下手,或许能捡到物美价廉的好藏品。

  还有,如果这件斑铜艺术品还具备了比如“卫星一号”、“神舟7号”纪念品等特殊含义时,对其收藏又有了翻番的价值。

  斑铜收藏可观其色泽、斑花

  “云南斑铜的传统技艺吸收了传统金属加工技艺之精琢,加工过程多为手工精雕细作,涉及铸、敲、锤、镂、錾、镶、镀、掐等二十余类特种加工技法……”李德昆说,云南斑铜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造型”上, 斑铜收藏和其他藏品收藏有共同性,就是艺术价值、手工工艺、文化内涵等。

  首先,云南斑铜文化是古滇青铜文化的延伸,在艺术造型中延续了淳厚的云南古滇青铜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具有较高的云南地方性传统文化内涵。

  其次,斑铜是云南手工工艺的代表,工艺复杂高端,所以注重工艺精湛。比如,“色泽、斑花”是云南斑铜的表面特征,正宗云南斑铜的色泽应为温润饱和的樱桃红色,斑花则以有层次感的金色斑纹最为难得。

  还有,时代性,创新性,艺术性,藏家可注意斑铜的造型,以及是否养眼,是否有艺术价值,给人美的感受。

 

“惊艳”台湾铜雕·铜铸柔情

绍兴铜雕·中华金属雕刻文化代表

新疆叶城铜匠世家:拿起爷爷的“乃山丁”

铜陵非遗传承人陈安民:“锻铜” 如禅

田生军:回族铜器手工艺传承人

失传30年铜凿剪纸“重出江湖”

复苏的甘肃临夏铜艺

云南蔡家山·百年“铜匠村”

山西大同铜器 工艺中的奇葩

西藏日喀则“孜东铜器”的传承之路

责任编辑:马永平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