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精雕细琢间的大千世界

2013年10月10日 9:24 47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锡器

杨峰岩锡雕灯制作-半成品锡雕灯

杨峰岩锡雕灯制作-半成品锡雕灯

00219b663d520baae21b2a

“连发祖铺”第五代传人杨峰岩

  泉州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不仅萦绕在古建筑的细枝末节之中,更体现在风土人情的传统习俗之上。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许多传统手工艺人的精心之作却因无法适应“快餐文化市场”而悄悄匿迹。赶在某些传统消失之前,我们要加快寻访的脚步,将它们的面容定格成永恒。
  说起泉州的打锡街,老泉州们都知道,这条不长的小街当年可是人来人往的“锡器一条街”。旧时的泉州人做嫁妆,以锡制品多少论排场,称为做妆奁。大户人家的祀桌、客厅摆设和整套日用品都用锡来制作。讲排场的甚至还专门从东南亚买回纯锡,请三五位锡雕名匠上门做半年。可见锡器在旧时泉州人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在这条小街上,曾有一间大名鼎鼎的锡铺—— “连发祖铺”,这间创办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锡铺是泉州最为古老的一间锡雕铺。
  如今,打锡街已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连发祖铺”已不复存在,但泉州的锡雕艺术却并未失传,相反,在“连发祖铺”第五代传人杨峰岩的一双神来妙手之中,这项古老的民间手工艺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并得以发扬光大。
  今年年逾七旬的杨峰岩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说起家传的锡雕手艺,老人言语间更是难掩自豪和喜爱之情。在老人的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锡雕作品,从细致入微的“东西塔”到栩栩如生的“指环王”,大千世界的万千变化都能被老人这双匠人的妙手捕捉,再灌注到他的锡雕作品当中。
  锡雕工艺集传统手工艺中的石雕、刻纸、油漆等多个门类为一体,手工艺术含量极高,几乎难以进行机械化的批量生产,尤其是焊接时的温度控制,几乎全凭匠人数十年累积的经验来掌握,别说是机器,就算是生手也绝不能进行操作,因此,为了确保工艺品的质量,几十年来,老人始终坚持手工制作。
  锡雕作品的形制虽谈不上巨大,但制作起来却是一项十分细致且浩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是图纸的绘制,锡雕艺术中常常会对一些古建筑进行缩微铸造,就比如杨峰岩老人家的代表作“东西塔”,老人说,因为没有东西塔的图纸,当时老人与他的父亲光是用布尺一一丈量每一扇窗、每一扇门就足足花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然而,这还仅仅是第一小步,接着他们还要按照1∶200的比例,一片片用寿山石开模、浇注塔的铸件,然后再一片片焊接起来。
  最为神奇的还是锡雕匠人们惊人的记忆能力,一件锡雕作品铸造出的细部件少则几十个,多则数千个,而这些细部件的拼接焊合完全凭匠人的记忆和感觉来进行,几乎容不得丝毫差错,老人的孙子常常惊叹“爷爷的大脑简直不是人脑”。
  除了过硬的手艺和惊人的记忆力,锡雕匠人还要有极大的耐性,一件锡雕工艺品的完成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程序繁琐,工艺复杂,就如老人所说,“这么长的时间,这么麻烦的事情,没有兴趣和耐心,不论谁都是难以做到的。”
  制作锡雕作品,不仅要为其铸形,还要为其灌注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匠人自身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的深层体现,杨峰岩老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始终关注着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他爱看书,会做诗,对泉州的各种传统艺术更是喜爱非常,也许正因如此,看他制作的“东西塔”、“北京故宫”,总觉得有一种特别的雍容气度。
  如今,老人年事已高,家中的锡雕生意也基本交由弟弟和大儿子接管,虽然人已退休,但心却依然时刻牵挂着爱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的锡雕事业。问及锡雕的传承,老人不无欣喜地说道:“你看我这家里老老少少,没人不爱这行,没人不会这手艺的,放心吧,断不了!”

泰国清迈锡画艺人

锡雕·手工艺人的迷途

独门“摆锡画”面临失传 民间艺人寻传人

全国首家锡器博物馆在杭州开馆

非遗安峰锡艺婉拒千万元订单背后的渴盼

探访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芜锡雕艺术

个旧锡器:白如银 明如镜

锡匠 民间传统匠人【金工手艺人纪实】 

(视频)陈万能锡作品·连战赠北大

锡咨询频道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