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应对产能过剩的挑战
2013年11月14日 15:41 2646次浏览 来源: 文汇报 分类: 外国经验 作者: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王颖颖
“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独有,巴塔耶在1949年的《消耗》一书中指出,任何增长都是有限制的,在个体的增长触及到极限后,它就不得不将原本用于增长的过剩的能量消耗掉,保持自己不致崩溃。二战后的日本经历过多次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从他们的解决方案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保持了经济系统的平衡的方法。
日本面对产能过剩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如出一辙。20世纪50年代,日本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从1946年的10%左右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38.8%。
然而,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政府继续选择通过扩大出口来消化产能。但由于此时日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传统产业方面,但日本这些产业领域的出口面临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和中国的激烈竞争,而无法取胜。其结果是产能过剩压力长期难以消化,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导致日本陷入长期通货紧缩。
国民收入倍增:启动内需消化产能
作为制造业大国,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通过启动内需来消化来产能。60年代初,日本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等。这项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一场消费革命,过去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制造企业,也开始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消费的启动,成为消化产能的主要渠道。
海外投资:实现大规模产能转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通过大规模海外投资,将国内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进入产业发展成熟阶段,面临过度竞争、生产过剩等问题,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无疑有助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并推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日本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东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在此过程中,日本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之间垂直分工,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