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112015年)

2013年12月02日 16:19 166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一、基础地质调查
  规划期间开展沿江成矿带庐-枞地区、铜陵地区两大重要成矿区空白部分的1:5万矿产调查,重点开展1:5万戴家汇、南陵、木镇、大通、安庆、洪镇、泾县、后山、三溪等9个图幅的区域矿产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为矿山开发及开采提供矿山开发技术条件等基础地质资料。
  二、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划
  《规划》共划分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10个,分述如下:
  (一)淮北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1)
  淮北铜矿规划成矿远景区面积4411.62km2。
  远景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陆块、徐淮地块淮北断褶带,南邻蚌埠隆起,北靠苏鲁皖边界隆起带,为秦岭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的复合部位。区内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铜金矿床为主,其次为少量岩浆熔离-热液型铜镍矿床及热液型铁、铜、金矿床(点)。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矿化点共有16处,其中铜矿小型矿床2处,共伴生铜矿4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矽卡岩型)13.6274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2.05%。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4.8万吨,1000米以浅25.8万吨。
  (二)滁州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2)
  滁州铜矿规划成矿远景区面积2787.25km2。
  本区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大地构造位置属下扬子地块安徽沿江褶断带东段,屯仓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过渡部位。北临张八岭构造带南段,夹持于北东向黄破断裂(张八岭韧性剪切带)与滁河断裂之间,成矿作用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热液交代充填作用为辅,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金、钼)矿。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矿化点共12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零星资源1处,矿点6处、矿化点4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矽卡岩型)17.217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2.59%。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2.6万吨,1000米以浅26万吨。
  (三)庐江沙溪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3)
  庐江沙溪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740.74km2。
  远景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下扬子地块沿江褶断带内滁县-庐江构造带的西南段,北北东向郯城-庐江断裂带的东侧,庐枞陆相火山岩盆地的北西缘。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有9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矿点7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斑岩型)103.4766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15.58%。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1.2万吨,1000米以浅79.8万吨。
  (四)繁昌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4)
  繁昌铜矿调查评价评价远景区面积1582.29km2。
  繁昌地区属于沿江成矿带中间地段。金属矿产以铁矿为主,铜矿为次要矿产,规模较小,多为矿点或矿化点,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次为热液型。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有8处,其中小型以下矿床2处,伴生铜矿1处,矿点5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矽卡岩型)0.97万吨,仅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0.15%。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8.7万吨,1000米以浅19.7万吨。
  (五)宣城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5)
  宣城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1756.94km2。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下扬子地块沿江褶断带江南过渡带内,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褶曲及断裂均较发育,区内矿化作用多受接触带或伴随背斜而产生的次级层间断裂带控制,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多为浅成侵入体,是区内金属矿产的成矿母岩。由于围岩岩性不同,成矿作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见有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有11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小型以下矿床3处,共生矿产地1处,矿点5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18.0718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2.72%。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2.8万吨,1000米以浅20.1万吨。
  (六)庐枞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6)
  庐枞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2885.04km2。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的北缘,西邻郯庐断裂带,是著名的“玢岩型铁矿矿集区”。
  远景区包括庐枞火山岩盆地除北部沙溪斑岩铜矿区以外的地区,其边界为四条断裂所圈闭。庐枞盆地及其周围的矿床空间分布表现为“一个中心、多圈成矿”的特点,庐枞盆地内铁、硫、铜、铅、锌银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有103处,其中伴生中型铜矿床1处,伴生小型以下铜矿产地4处,小型以下铜矿产地28处、矿点44处、矿化点26处。累计查明铜金属量(陆相火山热液型)16.427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2.47%。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14.4万吨,1000米以浅14.4万吨。
  (七)铜陵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7)
  铜陵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1818.31km2。
  远景区构造格局由近东西向(木镇-烟墩铺断裂和铜陵县北-南陵断裂带)、近南北向(新桥-木镇)基底断裂及以北东向印支期褶皱和燕山期断裂为主的盖层构造组成。叠加褶皱及层间活脱构造发育,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基底断裂及其交汇点控制该区岩浆活动及成岩成矿作用。其中铜官山-戴家汇构造-岩浆成矿带是该区铜、金、硫的重要成矿带。
  铜陵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内重要的铜、铁、硫矿集区。铜矿空间上的分布具有一个“中心”两个“带”,构造网络控制,多层成矿的特点。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铜、硫、铁、金、银、煤、石灰岩等。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116处,其中大型铜矿床2处、中型铜矿床3处、小型铜矿床7处、小型以下铜矿产地37处,矿点60处、矿化点5处;共伴生矿产地7处,其中中型铜矿床2处,小型铜矿床1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322.5683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48.57%(不包括安庆铜矿、贵池铜山铜矿)。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7.83万吨,1000米以浅76.2万吨,2000米以浅169.6万吨。
  (八)安庆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8)
  安庆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2436.93km2。
  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下扬子地块沿江褶断带中部的北东向褶断隆起区。铜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计36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小型3处、小型以下矿产地5处,矿点19处、矿化点8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71.0035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11.02%。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3.87万吨,1000米以浅32.8万吨,2000米以浅52.2万吨。
  (九)池州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9)
  池州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4808.59km2。
  远景区位于下扬子地块沿江褶断带中西段,南与江南隆褶带之武陵块隆相邻。区域边界为地壳-岩石圈断裂所围限,其本身也被基底断裂分割成深度大小和形状各异的块体,这些规模、性质和发展历史不同的断裂制约着本区大地构造特征和内部块体的构造特点。区内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金、硫、钼、钨、锑等。铜组合矿产有铜(硫)、铜铁、铜铁硫金,铜(硫)钼,铜铅锌,铜钨等六种,规模达中型的铜矿床仅铜山铜矿床一个。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计46处,其中中型铜矿床1处、小型铜矿床3处、小型以下矿产地20处,矿点17处、矿化点5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70.6807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10.97%。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34.4万吨,1000米以浅42.7万吨,2000米以浅61.8万吨。
  (十)泾县铜山-乌溪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Ⅰ10)
  泾县铜山-乌溪铜矿调查评价远景区面积890.42km2。
  远景区位于沿江前陆带与江南隆褶带之间的江南过渡带。区内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金、硫、钼、钨等。区内与铜有关的矿床(点)共计8处,尚未发现大中型铜矿床,小型以下矿产地3处,矿点4处、矿化点1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0.8349万吨,占全省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的0.13%。远景区铜预测资源量(金属量)500米以浅2.3万吨,1000米以浅2.3万吨。
  三、综合研究
  根据地质工作现状,结合我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围绕我省重点铜矿地区深部找矿问题,提出以下综合研究方向:
  1.开展“铜陵第二成矿带”--铜陵地区深部高铜含量的中酸性岩体与奥陶系灰岩接触带找矿研究,在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对该层位仍应予以高度关注,加强资金投入、科技攻关,开展专项研究,力争第二成矿带找矿重大突破。
  2.开展安徽省沿江地区深部地质结构及控岩控矿构造研究。
  3.开展安徽省沿江示范区深部找矿方法研究。
  4.开展铜陵矿集区及怀宁月山地区深部立体地质填图与示范研究。
  5.开展庐枞地区深部探测方法研究。

 

[1] [2] [3][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