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手工艺记录老街风云·打铜街 打银街 打铁巷

2013年12月09日 9:8 103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60岁的池师傅是“打铜街”坚守者之一,每天坐在老铺前敲敲打打,坚守着前辈留下来的打铜器手艺。

  60岁的池师傅是“打铜街”坚守者之一,每天坐在老铺前敲敲打打,坚守着前辈留下来的打铜器手艺。

▲ 打银街连接西马路的街口现状。
  打银街连接西马路的街口现状。

铁巷(旧称“打铁巷”)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略黄公祠。
  铁巷(旧称“打铁巷”)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略黄公祠。

刚去世的吴泽长是从打银街走出来的名工巧匠之一,女儿们继承了他的打制银饰手艺。
  刚去世的吴泽长是从打银街走出来的名工巧匠之一,女儿们继承了他的打制银饰手艺。

铁巷20号外观气派,是潮州著名诗人陈衍虞的故居,如今日渐残破。
  铁巷20号外观气派,是潮州著名诗人陈衍虞的故居,如今日渐残破。

义安路(旧称“打铜街”)如今依然是老市区的交通要道,铺面林立。
  义安路(旧称“打铜街”)如今依然是老市区的交通要道,铺面林立。


  金属手工艺记录老街
  古老的潮州城,传统手工业一度十分兴旺,每一个行当都拥有数量众多的从业者。于是,城中街巷逐渐形成了各式行当分门别类集中发展的格局,不少街巷也因某个行当高度聚集而得名,如打银街、打铜街、打铁巷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业行当日渐式微,同类行当一街罗列的繁盛不复存在,但这些老街巷的名称却沿用至今,成为人们对一座古城的追忆。


  ①打银街:
  只剩一家金银饰品小店
  在老城区西面,有一条长约600米的街巷,从中山路一直延伸到西马路,它就是府城人无不知晓的打银街。据记载,潮州金银饰品业拥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末民初时期最为旺盛,城中作坊500余家,从业者达3000多人。打银街便曾是金银作坊的聚集地,想像中这里应是沿街银店林立、烁烁生辉。然而,如今的打银街,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颓墙老屋、狭窄拥挤。虽然每天人来人往依旧热闹,毕竟与“打银”相去甚远。
  近日,记者在这条老街巷中,只找到一家从事金银饰品生意的小店。紧锁的铝合金拉闸门里,一位老妇人始终不愿意接受采访,只隔着门缝告诉记者,他们是后来才在这里开店的,并非行业旺盛时期的一员。也即是说,当年在此聚集的金银作坊,时至今日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追寻有关打银街的记忆,记者来到市区永护路的贵金属工艺品研究所。经营这家研究所的吴美姿、吴仰姿姐妹俩,是打银街的金银饰品世家出身。不过吴美姿告诉记者,她们出生于70年代初,当时打银街已经没有金银作坊,有关打银街的历史,只是模模糊糊从长辈口中得知。吴美姿说,在上世纪初期,她们的曾祖父吴永寿就是打银街中颇有名气的银匠。这一行有句俗语,“谢二珠头文炎链,永寿脚环龙深铃。”概括了当时几位知名工匠各自的擅长的生产技艺,其中“永寿”指的就是她们的曾祖父。父亲吴泽长从小跟随曾祖父学习技艺,上世纪50年代实行公私合营,金银作坊纷纷并入生产合作社,父亲便进入合作社工作,也即是后来的市金银饰品厂。
  从打银街走出来的吴泽长,是目前广东省金银器制作领域唯一的省级工艺大师。老人上个月与世长辞,不禁令人扼腕。吴美姿姐妹俩表示,一定要传承父亲的衣钵,实现这门传统手工艺的华丽蜕变。


  ②打铜街:
  兴盛时期有200多名从业者
  如今走在市区义安路,人们仍时不时能够听见丁丁当当的打铜声。年长的府城人都知道,这一带原来被称为打铜街,沿街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铜器作坊,每天客似云来、货如轮转,情形好不热闹。最负盛名的是一家号为“林德盛”的铜器店,据记载开业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主要经营各式家用铜器和打击乐器,潮州城的锣鼓班和潮剧团,一旦有打击乐器声音失准,都会前往“林德盛”求助。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