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铜痴父子”传承刻铜手艺 用三吨铜新刻《孙子兵法》
2013年12月10日 9:34 69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器
图为阎小平正在创作的巨作《孙子兵法》的部分作品。左边一块是刚刚写上篆字的作品,中间一块是正在雕刻中的作品,右边的是初步完成的作品。据说这部作品完成后将耗费三吨铜。
山东“铜痴父子”传承刻铜手艺:用三吨铜新刻《孙子兵法》
山东“铜痴父子”传承刻铜手艺:用三吨铜新刻《孙子兵法》
山东“铜痴父子”传承刻铜手艺:用三吨铜新刻《孙子兵法》
山东“铜痴父子”传承刻铜手艺:用三吨铜新刻《孙子兵法》
“这部作品完成之时将非常震撼。”阎先生兴奋自豪的说(阎小平供图)。
“这就是我的宝马!”记者刚到阎小平家落座,阎先生就把他雕刻的铜刻作品拿了出来,放在茶几上,向记者一一介绍,言语中无不透出几十年来静心钻研阎氏雕刻的辛苦和欣慰。
“我的同学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开上宝马车了,当和我的同学谈论起我铜刻,我就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他们看,我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这上面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嫡系传人阎小平的独门技艺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将这门独门技艺发扬光大是阎先生的坚持的梦想,为此他可谓殚精绝虑。从雕刻道具的革新、铜刻模具的制作到铜刻作品的无缝焊接上,他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在谈到雕刻的刀具时,阎先生说经过他几十年的研究,雕刻铜的关键还是在刀具上,若没有削铜如泥的刀具是不行的,所以抱着这样的信念,结合现在的技术,他不断革新铜刻的刀具。图为阎小平用电动工具刻铜,他说,当年他的祖先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工具。
据了解,阎氏铜刻已经有300年的历史。300多年前,康熙十五年进士、皇太子讲学官阎世绳(1633—1706)受皇命率众文化名流共同创立皇家刻铜艺术。阎世绳精心刻制的铜制品备受康熙皇帝珍爱。康熙皇帝曾多次将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作为奖品赏赐给大臣。许多高官学者也以得到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为荣。阎世绳之子阎愉(康熙三十九年与年羹尧同榜进士、工部主事)、孙阎廷佶(雍正二年进士,广西宾州知州)、曾孙阎循琦(乾隆七年进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玄孙阎学淳(乾隆四十九年进士,宁国府徐州府等六府知府)等五代进士皆为篆刻名家(阎氏五代七进士)。
近十年来,阎先生已经用掉了数不清的模具。为了达到手艺的精益求精,让作品无缝连接,他专门请教了焊接的师傅,而焊接师傅却给了否定的回答:“不可能,你不用琢磨了。”但这似乎并没有阻挡住阎先生的追求精湛艺术的心,最终他从护肤品上得到了灵感,自己配置出一种油性溶液,浇筑前涂在范模内,浇筑后既不炸裂,又很平整光滑。以至于一些焊接高手会拿着放大镜来回端详,“焊接的缝隙在哪呢?”阎小平为刻铜曾隐居农村11年,改进刻铜的传统工具和技艺。前年,他卖掉了农村的房子回到城里。图为他用楼下车库改建的工作室。为了把阎氏铜刻传承下去,阎先生将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阎丞尧叫了回来。“不叫回来不行,不叫回来我怎么传啊?传了多少代我不能让它到我这一代失传,失传的话就成了千古罪人。”阎先生对铜刻艺术的执着的追求,以及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阎丞尧相继辞掉了湖北、济南的工作,回到父亲的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阎丞尧在读大学期间,参加了迎世界冬季运动会书画雕刻展,他所创作的铜刻作品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认可,获得了黑龙江省大学生艺术协会等单位的肯定。更有台湾书法艺术协会为之题词,以勉励和表彰他在铜刻艺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阎丞尧受大学期间所接到音乐教育启发,将铜刻艺术同音乐艺术相融合,不断探索富有创意的铜刻艺术。除此之外,阎丞尧相继创作出了“大学校训系列”的铜刻作品,将中国以及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训通过铜刻的形式展现出来,富有新意,成绩斐然。
现在,阎先生正在创作一项工程浩大的铜刻作品:《孙子兵法》,预计将使用3吨金属铜,历时3年完工。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阎小平对祖传的传统技艺进行的改进已经基本完成,目前,“阎氏刻铜技艺”已经正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