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锡刻镂:巧夺天工的独门秘技
访“铅锡刻镂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敖朝宗
2013年12月12日 8:55 541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铅锌锡器
图为:敖朝宗在工作台前工作
图为:敖传宗制作的仿真越王勾践剑,剑身块状纹路为金片,原料从银行购回。
图为:左:蜡模具;右:铅模具琳琅满目的陈列室
图为:各式铅模具
近日,记者来到与湖北荆州市一江之隔的公安县埠河镇一处农家院落,这里是“铅锡刻镂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敖朝宗的家。
敖师傅家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技艺世代相传,敖朝宗作为第四代传人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和外祖父学艺20余年。其子敖兴华为第五代传人。一家人如今经营着敖氏家庭作坊。院内整洁有序,各种各样的模具堆放整齐,随处可见制作精美的青铜器摆满陈列架:越王勾践剑、马踏飞燕、雕花铜壶……令人目不暇接。屋内还不时传来一阵阵金属敲击声,铿锵悦耳。
这些精致的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古稀之年的敖师傅热情介绍:铅锡刻镂技艺’经我们祖辈数代人总结、改进而成。经过20多道工序,利用铅锡的独特性,通过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刻镂等手法,把平面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方法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敖师傅说:“楚系青铜器纹饰繁丽,古代的泥模、蜡模保证不了造型效果,刻镂力度更难把握。我们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把泥模改成铅锡模。铅锡软而柔,延展性好,造型方便又能适应于各种刻镂技法,而且成形稳定。”
这么精细的工艺品铸造过程肯定复杂,要如何记忆?敖师傅道出诀窍:“做工时不仅心要静,还要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默念心法口诀”。
敖朝宗张口就来:“首先,‘制器先有模,无模难成器,成模有尺寸’、‘成模上铅锡,刻镂驰其中’;第二,制模讲求技巧,‘圆刮方削成模道,动物成模先观形’、‘分划分三四,六八方位出,宫格画纹饰,上下高低皆有度,反复比较能安心’、‘万物有型,物象必实,实则可镂’;第三,技艺注重刀功,雕刻时要‘肩背紧、手腕活,脚落地、手落桌’;第四,下刀要讲方法,‘挑刀指用劲,以免伤眼窝’、‘用刀力必致,用针力上尖’;第五,尽管花饰繁缛,但有章可循,‘单元相同刻一侧,花形相对刻一片,平起平走刻一排’;这样‘每刀相连,前后相引’;方能‘四平八稳,镂花凝重’。总体说来,雕刻过程是磨砺心智的过程:‘恒定心力,眼手一致,宁停不急’、‘紧而不急,慢而不松,心气平和’;中间刻错了也不必从头做起,施行局部修复即可:‘如有错,宁可错不可乱’、‘审形若要改,改动应先思’。”
荆州市文化馆谢志华介绍:“敖氏家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世代相传,把无形的文化理念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实用技艺,并在传承中将新的体验与心法融会贯通,丰富了青铜文化的人文内涵。”近年来敖朝宗致力于文物修复及仿复制,曾多次受邀湖北省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参加文物发掘与文物复制工程。
然而,这项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也难逃后继无人的困境。
敖朝宗告诉记者:“现在的人喜欢看喜欢收藏,我们想搞市场化,愁做的人少产量跟不上。过去有很多人提着礼品争着上门拜师,现在我们包吃包住高薪雇人来做都坚持不下去,嫌辛苦。”敖兴华面露忧色说,“现在我们家7人在做,真正算作传承人的只有父亲和我,父亲很担心孙子不愿意学。我们盼望有人来学,不想让这门祖传手艺消失”。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