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银铜器:从宗教用品到民间日常用品

2013年12月17日 8:55 171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0015f2df648c0bd259e350

青海湟中银铜器

  湟中银铜器制作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因其做工精美考究,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许多手艺人的手艺是从祖辈那里流传下来的,制作全过程是纯手工打制而成。如今我们能见到的年代久远的银铜器珍品,顽强地保留着各个时期民族发展中的生活形态,人们从厚重的传统工艺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寻找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古老之源……


  靠手艺吃饭的老银匠何满
  来到湟中鲁沙尔镇金塔路,银铜器加工作坊随处可见,流光溢彩的银铜制品摆满了橱窗,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吸引我们走进作坊。一些埋头干活的匠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的活计,用灵巧的手在银铜料上雕刻着、敲打着。看那银壶上精美的花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技。
  今年50岁的何满从事银铜器加工三十多年,从爷爷辈上在鲁沙尔镇就有制作银铜器老铺,他1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艺,首先学做一些简单的银器,如手镯、银勺;5年出徒后,渐渐地可以独自做酒具、佛教用品,如银塔、金顶、佛灯、屋饰、门饰等。每年父亲都会带上大量的银饰、银器去湟源交易,换回许多牛羊,茶叶。家里的生意做得还不错。1958年大炼钢铁时,家里的一些老物件都被毁了,说起来很是心疼。那都是些从爷爷手上传下来的精品。
  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兴趣学这些老手艺了,两个孩子选择去外地读书后,何满思前想后将手艺传给了村里踏实能干的老实人柳斌。如今的柳斌早已出徒,与师傅合伙经营着“福瑞满”银铜器作坊。加工的银铜器,主要是各大寺院的订货,部分银铜器销往西藏、四川等地,还有一部分远销国外。慕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这些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旅游旺季的时候也有海外客户,他们对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湟中银铜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如今,何满是省级一级美术工艺师、湟中县银铜器协会会长,他研发制作的“大银壶”、“保健杯”等银铜器曾获全省工艺美术二等奖。
  目前该县有三、四十人专门从事银铜器加工,有加工作坊近二十个,每家作坊一年纯收入在七八万到十几万之间,一个工匠的年纯收入也在四、五万元上下。


  纯手工
  才能配上手艺人称号
  问起湟中银铜器有何独特之处,何满告诉记者,关键在材料和工艺。材料不用说都是百分百的纯金纯银纯铜,工艺上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何满指着徒弟手上正在打制的一件银器说,上面所有的图案都是一捶一錾手工雕刻出来的。他徒弟为我们演示了银器雕花的过程,在一块完全没有图案的银胚上,用捶子轻敲錾子,复杂的花纹便神奇般地显现出来。我们问:“没有图案,怎么能敲得出来呢?”何满笑着说:“做了三十多年了,很多图案早已默记在我们的心里了。还有使用的工具,光父亲给我留下的,就有上百种。”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