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5年)

2013年12月20日 9:23 259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 采选业现状
  2000年有矿山企业584家,从业人员11331人,矿石产量1309.3万吨,产值17340.7万元,开采的矿产有23种(附表3),其中建筑石料、建筑用砂共占全市矿山企业总数的89.7%;按产值大小依次为建筑用凝灰岩、明矾石、建筑用砂、叶蜡石、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和矿泉水等。矿山企业分布不均匀,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苍南、泰顺、平阳等西部和中南部县分布相对集中。
  2. 矿产品加工业现状
  2000年全市有矿产品加工企业153家,从业人员8572人,矿产品加工及延伸业产值54150万元,占全市矿业产值75.74%。其中陶瓷加工企业76家、产值约28600万元,花岗石石材加工企业34家、产值12120万元。
  3. 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种
  主要为明矾石中伴生镓、锗等稀有元素以及永嘉下龙银金矿。
  4. 存在主要问题
  (1)当前部分矿山规模小,开采点多、散、乱,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个别无证开采现象仍未从根本上杜绝。
  (2)科技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矿产品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水平偏低,原矿、初级产品比重过大,精细加工产品总量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
  (3)部分矿山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重近期、轻远期,采富弃贫等破坏性开采行为,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4)资源勘查程度低,大部分矿山未做过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采矿活动盲目性较大。
  (5)大量的露天采矿,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闭坑矿山的复垦还绿工作尚未开展。
  (五)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及保证程度
  1. 叶蜡石
  叶蜡石资源丰富、质量甚佳,特别是龟湖矿区,矿石含杂质低,有利于综合深度开发,形成深加工系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000年开采量21万吨,预测近期需求量约20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25万吨/年,规划期总需求量约350万吨,现有资源能满足规划期内资源需求。
  2. 花岗石石材
  花岗石石材是我市的优势矿种,资源丰富,随着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优势石材资源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0年开采量2.5万立方米,预测近期需求量为11万立方米/年,中远期需求量为19万立方米/年,规划期总需求量约245万立方米,现有资源完全能满足规划期内的需求,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3. 伊利石
  随着我市伊利石在建材、化工、造纸、陶瓷行业用途的不断开发,在规划期内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伊利石矿石产量为0.3万吨,预测规划近期需求量为2.5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为5万吨/年,规划期总需求量约62.5万吨,现有资源完全能满足规划期内对矿石量的需求。
  4. 高岭土
  高岭土资源比较丰富,但矿石质量一般,分布较散,主要用于陶瓷工业。2000年全市高岭土开采量为2.6万吨(包括陶瓷土),矿石大部分外购,预测近期需求量为20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为35万吨/年,现有资源尚不能满足规划期内对矿石量的需求,应加强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储量,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同外地合作,满足市场对高岭土矿石的需求。
  5. 明矾石
  明矾石资源在全省占有较明显的优势,2000年全市产明矾石17.5万吨,预测近期需求量20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25万吨/年,在规划期内总需求量约350万吨,现有资源完全能满足规划期内对矿石量的需求。随着明矾石综合利用工艺和经济指标改善、综合利用工程(即大钾肥工程)的实现,需新增一定的资源储量。
  6. 建筑石料
  建筑石料资源丰富,主要为流纹—英安质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岩、流纹斑岩和花岗岩等。
  随着我市“十五”期间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的发展,建筑石料的需求将稳步增长,预测近期需求量为3600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为5600万吨/年;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快石料开采区的建设,以满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7. 矿泉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饮用水的要求愈来愈高,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预测近期需求量为5万吨,中远期需求量为10万吨,现有资源能满足规划期内的需求。
  8. 地热
  泰顺雅阳地热无色透明,矿化度0.4克/升,氡14-16埃曼/升,温度62度以上,是省内具有特色的低矿度、高温、含氟化物和氡的温泉,对皮肤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病痛、心血管疾病、妇科病等疗效显著,开发前景广阔。
  预计规划近期需求量为20万吨/年,中远期需求量为25万吨/年。

 

[1] [2][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