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古滇文化·江川青铜手工艺人的困难坚守

2013年12月23日 9:32 1029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江川琳琅满目的青铜商品

  江川琳琅满目的青铜商品

老包家的铜器工艺品
  老包家的铜器工艺品

N04ILA
  一位工人在打制铜锅

李家山工艺品厂的斑铜工艺品
  李家山工艺品厂的斑铜工艺品


  “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文物考古一大震惊世界的发现——云南江川铜祭器,使得灿烂的古滇文明再现人间。时隔多年,在江川县广场上依然屹立着一尊牛虎铜案,青铜文化在古滇国持续延续着。


  手工艺人的困难坚守
  家住渔村738号的杨攀林是位铜器工艺师傅,是江川“炊锅王”杨氏一族的第六代传人,人送外号“老包”。
  老包的工作室是父亲留下的一栋老房子,全是由土砖砌成,时代久远,房子已经很破旧了。门外二楼有一块大铁皮,是用来挡雨的,却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老包家的招牌,大家都是寻着这块铁皮到老包家买铜器的。屋里简单的陈列了几排已经打造好了的铜器,多是些生活用具。地板上稳固的嵌着几个打铜器的铁柱,两名工人在当当的打着铜锅。
  老包高中毕业之后就跟着父亲开始做铜器,已经有些年头了,现在手艺也日益精湛。父亲去世后就自己把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经营着面积不大的家庭手工作坊。
  老包向记者介绍到,他目前的市场主要来自一些私人的订单,大多都是定制一些水壶、杯子和炊具,还有一些收藏人士会定制精制的铜器。虽然只是小订单,但是依然是供不应求。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使用和收藏铜器,所以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有很多国内外的买家都会到我这里来买铜器,就是看重手工的工艺。”
  在老包家帮忙做铜器的几个工人都是老包的亲戚,也是从小就接触到青铜工艺。陈师傅告诉我们,他每天都要工作近八个小时,有时候订单很多就会很忙。而且打造一件铜器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手艺也很难把握,所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续做这行。
  在渔村里,之前祖祖辈辈都以打铜器的为生,然而目前像老包家一样的手工作坊却只剩下30多家了。年轻人不愿再打铜给这门手艺的传承带来着威胁,就像老包的担心一样,也许他这一代之后就再也没有所谓的第七代传人了。


  市场开拓遭遇困境
  江川县现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10家,可生产云南斑铜、云南乌铜走银、仿古铜工艺、旅游纪念品及铜炊具等160多个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0多万件,产值上亿元,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江川的一个主要产业,但是却依然面临着市场开拓的困境。
  杨建坤是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工艺制品厂的老板,也是一位老铜器师傅。99年创办这家企业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一家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初具规模的青铜制作企业,年生产产品达到近十万件。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