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质勘查规划
2013年12月27日 8:55 24761次浏览 来源: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 分类: 政策法规
第六章 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调查评价与监测
针对我省地质背景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着重开展地质灾害高发区详细调查、城市及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严重缺水地区及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资源勘查、城市应急水源地勘查、主要经济带水文地质详细调查评价等工作。
一、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一)2006-2010年
1、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监测
在安康、汉中、商州、宝鸡等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内按县域行政区划开展10.26万平方千米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点围绕人口集中的城镇、村庄及公路、工矿企业、水电开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强化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对区内的省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稳定性评价,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为各级政府防治重点地质灾害提供依据,尽力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2、陕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监测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榆林、铜川及宝鸡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按县(区)行政区域开展并完成8.42万平方千米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点围绕人口集中的城镇、村庄及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和野外信息自动采集为主要手段,基本查明区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健全和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强化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网络建设,为制定防灾规划和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3、关中盆地地裂缝调查与监测
西安地裂缝给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深入研究关中盆地地裂缝形成机理和活动规律,提高地裂缝预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技术,不仅为政府实施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对内陆断陷盆地型地裂缝的研究与防治也具重要参考价值。调查面积1.9万平方千米。
(二)2011-2015年展望
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开展勘查研究工作,评价其稳定性及危害程度,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的做好重点地段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在深入研究关中盆地地裂缝形成机理和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西安地裂缝监测网络及定量预测预警模型,提高地裂缝预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技术,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地铁建设提供依据。
二、地质环境调查
(一)2006-2010年
1、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开展陕北能源基地矿产开发对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矿区水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等研究,为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服务,为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保障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区面积8.03万平方千米。
2、陕西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
重点开展铜川、韩城、黄陵、彬长、神府、榆横、小秦岭等矿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及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逐步推进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障工程。调查面积7926平方千米。
3、陕西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以西安、宝鸡为重点,调查研究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特征与质量,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决策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提供依据。调查面积5.0万平方千米。
(二)2011-2015年展望
1、陕北荒漠化调查评价
以北纬36°以北的榆林、延安两市土地荒漠化地质调查评价为重点,研究陕北水蚀、风蚀荒漠化现状、形成的地质背景和发展趋势,提出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为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地质科学依据。工作区面积7.5万平方千米。
2、渭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
系统开展以关中地区为主的渭河流域中下游环境地质调查,为渭河流域综合整治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工作区面积1.9万平方千米。
在对主要经济区开展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省主要经济区地质环境数据库,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三、地下水调查评价与监测
(一)2006-2010年
1、关中经济带水文地质详细调查评价
水资源短缺及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按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定位及发展规划开展水文地质详细调查评价。工作区面积1.9万平方千米。
2、西安市应急水源地勘查
西安市现有供水水源应对卫生或其它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较差,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我们敲响了警钟,开展西安市应急水源地勘查势在必行。勘查研究秦岭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储水功能和以往研究程度较浅的渭河盆地300~600m深度中深层承压水资源潜力,为西安市提供应急水源地。工作区面积2000平方千米。
3、陕西省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
陕西省是全国地方病较严重的省区之一,主要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南缘草滩盆地区、渭北黄土台塬、秦巴山区与石煤带相伴生地区的102个县(区)。推动我省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开展陕西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工作区面积8.13万平方千米。
4、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资源勘查
作为21世纪国家能源接续基地,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瓶颈,亟需配合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开展北纬38?以北(即无定河以北)榆林市的府谷、神木、榆阳三个县(区)的全部及佳县、横山两县的部分地区的以煤为主的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资源勘查。在进行水资源勘查评价的同时,注重开展煤层开采与水资源关系、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研究水资源功能,分析能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探索能源开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方案。工作区面积2.26万平方千米。
5、陕西省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
陕西省严重缺水区分布于陕北的广大黄土高原区及关中盆地北部的渭北黄土旱塬区,包括: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所辖的45个县(区)。继续开展找水勘查,寻找水源,实施取水工程,缓解缺水地区人畜饮用水困难。工作区面积1.51万平方千米。
6、陕西省地下水监测
在陕北高原监测区、关中盆地监测区和陕南山间盆地监测区有步骤地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拟布设国家级地下水水位监测点424个,其中利用修复原监测孔227个,新建监测孔197个,其中152个观测点采用定期自动监测传输技术。
(二)2011-2015年展望
继续开展严重缺水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主要经济区和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全面建立地下水自动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和动态数据库,为合理、安全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