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融资铜遇上“超日债”

2014年03月13日 9:38 23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盘点   作者:

  上周末,“超日债”违约事件引发我国信用风险从信托逐渐蔓延至债券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
  大宗商品的融资贸易,其实都是利用银行对国内企业的授信,变相地把授信套为现金。2008年经济危机时此类融资模式一度非常盛行。2011年货币紧缩背景下,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的外扩,以及外汇核销政策变革给“转卖”的松绑,大宗商品融资规模再度扩大。2012年底,据研究机构估算,融资铜的规模累积已达千亿元,融资模式也从简单的“信用证+抵押”模式向高风险的“信用证+重复抵押”模式转化。当时保税区的铜库存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保守估计95%以上是融资铜的库存。重复抵押为民间融资提供了高杠杆低成本的资金,也积聚了无法对冲的信贷风险。2013年5月,外管局发20号文以打击虚假贸易融资,使得国内的融资贸易铜进口量出现下滑走势。
  由于一般大宗商品融资带来的进口增量一般不会进入到国内生产流通领域,融资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一般体现在融资需求上。对于沪铜来说,由于保税区的铜库存只有少部分流入国内市场,对沪铜价格影响不大。但是,上周爆发的“超日债”事件,可能诱发大宗商品融资风险的集中爆发。
  “超日债”违约首次打破了债券产品的刚性兑付,对资本市场有三大挑战:一是挑战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二是挑战了整个债券中介承销体系;三是挑战了股票加债券审核体系。这次事件已经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加大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心,未来企业债信用面临下调风险,信用利差有可能向上重估。
  对于大宗商品抵押融资,“超日债”事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融资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影响上。由于信用证的承兑期限为90天和180天两种,到3月底,年底新增仓的融资企业将面临资金偿付压力。然而,从今年1月开始,铜价、铁矿石等融资标的的价格就开始下跌,抵押物价格的走低迫使融资贸易商抛售现货偿还银行贷款以及释放风险弥补损失,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打压期价,形成恶性循环。“超日债”引发的信用危机会加速贸易商抛货套现,同时,资金面的压力也会导致投机买盘的下降。对于后市,由于外管局对于虚假贸易的管制,信用证新开及展期愈加困难,铜价暴跌后,贸易商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除此之外,人民币持续贬值、内外利差不断缩小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也使得近期大宗商品融资性需求萎缩。
  (作者单位:永安期货研究院)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