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超威集团颠覆传统铅回收工艺采访记
2014年05月10日 9:55 60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李幼玲
4月25日,记者前往浙江长兴县——被命名为“原子经济法”的铅酸蓄电池铅膏直接循环利用工艺研究,在位于此地的超威集团科技中心实验室获得成功。
从上海到浙江长兴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江南透出的仍是嫩绿的气息,路边高架广告栏上“超威电池”几个大字抢人眼球。走进新兴工业园区,清一色的电池企业聚集其中,而超威却以别样风采坐落于此——整齐的厂房,宽敞的道路,植被像绿色的绒毯,让人惬意。微风吹过,照明路灯上旋转的风车画出美丽的弧形……春色中,超威将和谐与环保紧紧融为一体。
超威集团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从当初创业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2万多员工,从当年的小作坊到今天的上市公司,2012年成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供应商,2013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00位,在铅酸电池行业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这样一家企业,从十几个人发展为拥有全国18家子分公司的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从80多万猛增至去年的550多亿,超威有哪些法宝值得我们去探寻?超威是怎么让梦想成真的?
独具特色的展示厅
从细节中感受特殊。进入超威集团的展示厅,记者深刻体会到超威的成功与用心、专心成正比。用员工的话来说,超威集团总裁杨新新做事认真负责,董事长周明明对技术执着热衷。他们是同胞亲兄弟,但哥哥跟母亲姓杨,弟弟随父亲姓周,如今父母仍然担当着超威集团副董事长的职务。兄弟俩人都是60年代末生人,哥哥杨新新对弟弟的评价是,周明明是一个对技术不仅着迷,而且痴心,骨子里不言放弃的男人。
一路走来,兄弟俩人可谓父母的骄傲,从小学到大学开始,他们收获的各种奖状堆积得像小山一样,特别是小学的成绩单和老师的鉴定意见表,父母都一一保留,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当展示厅将这些曾经的经历逐一展现用事实说话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父母的用心,更多的是对孩子付出努力的尊重。当很多人看到这些岁月久远的历史时,浮想联翩,由衷感慨:超威的成功和对文化的尊重难以分开。正是这样的文化底蕴,超威培养了总裁杨新新对大局的运筹帷幄,培养了董事长周明明做事专注的态度。杨新新经常这样告诫员工:“超威现在不姓杨,也不姓周,她姓未来,她是我们大家的超威。超威给所有员工一把椅子,坐在这个椅子上可以尽情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梦想起飞。”
超威给了员工实现梦想的平台,展示厅的另一面墙上,记录了从一线发展起来的榜样力量,超威用大幅照片和文字进行渲染,以此激励更多的员工去实现飞跃。超威集团河南公司总经理柴成雷、山东公司总经理吴建方、江西公司总经理钱顺荣、超威集团研究院院长刘孝伟等,正是这些成长中最有力的见证。
我们看到,专利墙上醒目的大字:发明推动进步,智慧创造未来。而各种专利证书排列有序;16年来,企业获得了各种荣誉,并将这些荣誉用精致的镜框,逐一展示;我们看到,绿色的灯箱打出的字迹:超威速度,来源于充满远见卓识的创新理念。而超威集团正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一个保障,两项机制,八条管控线,四项落实”的管理体制,实现高速运作;在展示厅,有面墙上很多蓝色的小格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很多企业的名单,走近一看,原来是超威集团营销创新领域所收获得累累硕果,像东风汽车、时风集团、雅迪、绿源、欧派等,众多领域、众多企业的合作,使超威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和合文化践行社会责任
“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长期共存”是超威“和合”文化的实质内涵。近些年来,为了超威电池的发展,周明明不辞辛苦跑企业、跑院校,从中国到国外,从电池行业到相关行业,邀请众多专家和院士共同探讨电池行业的发展。他的执着精神,使企业汇聚了6位国内外院士、几十位国际国内权威专家加盟超威。目前,超威已经聚集了来自保加利亚、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国内行业的顶级专家近20人,拥有教授、博士、硕士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00人,这都是因“和合”魅力而成为超威发展最宝贵财富和源泉的。此外,超威与18家子分公司,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同时创造性地运用“有限的风险共担、无限的利益共享”等方式,组建了14家联合体,为超威文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超威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为推动全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工作,超威集团于2011年作为中国电池行业倡导清洁生产发起单位,联合业内10多家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国电池工业清洁生产联盟,以自身在环保、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在全行业的领先性,引领和推动全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
在超威集团水处理中心,我们看到企业废水在达标排放的同时,将水灌入鱼缸,用再生水把小金鱼养得活蹦乱跳。看到鱼儿穿梭于无毒而自由的水中时,大家对超威人的社会责任顿生敬意。
近些年来,超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感恩百姓,不忘回馈社会,每年安排数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帮扶救困、“慈善一日捐”、“光彩助学”、“爱心助学”等公益事业,先后荣获浙江省慈善总会“慈善爱心奖”和长兴县人民政府“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对技术的执着和痴迷
说起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员工们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表达:“董事长周明明一旦听到好技术,眼睛都会发出绿色的光芒。”而用总裁杨新新的话说:“周明明对技术所表现的痴迷,用等式来形容即是邀请的21个教授加上6个院士,等于周明明为电池事业执着追求的专注和专心。”
一路走来,兄弟俩的共同合作、员工的共同努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使超威集团更加坚持科技兴企战略。16年来,企业建立了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先后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省级技术创新项目90多项,拥有各类专利500多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8项。超威自主研发的电池无镉内化成工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全国率先实现电池无镉化,达到了节能28.5%、节水90%、废水零排放的效果,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因此获得联合国国际绿色环保奖。
技术走出实验室
超威集团历时6年、投资逾1亿元,冲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研发并掌握了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镉内化成工艺,使其在国内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超前8年。
2006年,超威集团在江苏建成内化成中试生产基地。2010年12月,超威集团《无镉铅蓄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顺利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认定其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历时3000多天的市场考验、上亿元的材料损失、前后三次大的工艺调整、无数次的实验、产品报废、设备升级……超威集团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掌握了无镉内化成工艺。2013年末,超威集团将无镉内化成核心工艺源代码对外开放,助力整个铅蓄电池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目前,超威集团作为电池行业大规模采用新工艺生产铅蓄电池的企业之一,整个集团无镉内化成工艺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了绿色转型。
尝到技术甜头的超威集团,在发展的同时着眼长远,近年来通过对市场的深度调研,了解到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已达到1.6亿辆,加上汽车铅酸电池的大量使用,每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超过260万吨。虽然铅酸蓄电池90%以上的材料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但现有欧洲、美国和国内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火法回收铅工艺,给一些周边地区产生了严重的铅污染问题,导致国家于2011年在全国开展铅酸电池铅污染整顿工作。
这种传统的火法回收铅工艺采用高温冶炼得到粗铅,随后粗铅经过电解精炼得到精铅。铅酸电池购进精铅通过球磨氧化得到氧化铅作为生产铅酸电池的原料。由于采用1000多度的高温冶炼,回收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铅烟、铅尘和铅渣。另外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还会产生含铅废水。铅酸电池球磨生产氧化铅过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产生含铅粉尘。这种传统的以金属铅为中心的回收铅模式不禁消耗了大量能源,更严重的是给一些周边地区带来的铅二次污染,甚至是儿童的血铅事件。有鉴于此,国内外大量企业和高校开展湿法回收铅的研究,但美国和意大利等国报道湿法回收铅仍然是基于传统的金属铅思路,即,通过电解氟硅酸铅得到金属铅工艺。这种湿法工艺可以消减火法冶炼过程的铅污染,但不能消除球磨氧化的铅粉污染,同时这种电解工艺带来700度电/吨的高电耗以及电解过程的有毒氟化物排放,加上前处理需要过氧化氢等化工原料,导致湿法工艺在国外经过多年研究中因工艺复杂、成本高和氟化物排放等问题而陷于停顿。
超威集团经过多年回收铅技术和市场调研,决定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研发平台,以及社会责任心,着手走出一条全新的铅回收新工艺来实现铅资源的清洁高效的循环再利用。
2013年3月,超威集团研究院经过多种工艺反复衡算和比较,最后决定采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潘军青教授自主研发的原子经济法回收铅新工艺。潘军青教授早期留学美国着名学府——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师从材料学院院长Manthiram教授和Goodenough教授。回国后前后对比和研发了6代回收铅工艺,其中发明的H2-PbO燃料电池回收铅工艺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被编辑和专家给予世界回收铅里程碑的评价。原子经济法回收氧化铅工艺是潘军青教授在前5代工艺的基础上,彻底抛弃了国外以金属铅为中心的传统回收铅思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为主体,将废铅酸电池的铅膏通过高效脱硫、原子经济反应和重结晶提纯直接得到适合电池生产所需的氧化铅。超威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与2013年1月开始接触和了解新技术发现该工艺砍掉了现有回收铅过程的高温冶炼、电解精炼和球磨氧化这三大高能耗高污染环节,是回收铅的革命性新工艺。新工艺获得公司董事会的一致赞成,于3月正式成立“原子经济法铅回收项目”小组,投入300万元,建成了日产10kg氧化铅粉实验室试验线。经过8个月的实验室验证,该项目工艺可行。在此基础上,2014年2月,集团又追加200万元扩大试验线,日产氧化铅粉达200kg。
2014年4月25日,邱定蕃、杨裕生、张国成、张懿、刘炯天等5位院士,以及工信部节能司、中科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协会等专家学者齐聚超威,对“原子经济法铅回收项目”进行集体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颠覆了传统铅回收工艺方法,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循环利用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我们离开长兴的时候,车外小雨淅沥,从车窗远远望去,一层薄雾笼罩着被雨水清洗过的江南小城。回程路上,记者就这一项目采访了张国成院士。他说,这个项目真正能从实验室走出来,这一步非常不易;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项目,国际上还没有;企业通过自身的中试平台,一天生产200公斤,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加大力度继续让实验维持正常,以便搜集和整理更为准确的数据,为工业化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这一项目流程短,有创新、有创意,项目一旦落地,应用前途非常广泛。今年下半年,超威集团将投入1亿元,建成全球首条“原子经济法铅回收”量产示范生产试验线。
责任编辑:宁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