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

2014年06月18日 11:11 186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四)推进建筑节能,打造低碳建筑
  1.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强化设计管理,在城市新区、新批开发区、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以绿色、节能、环保为指导,参照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等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推进建筑设计与光电屋板、再生能源利用、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同步设计。在设计审查、施工与验收中,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对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建建筑,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备案、施工许可、质量监督、销售使用和产权登记。严格项目审批手续,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强化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审查。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对低碳建筑优先土地供应。严格墙体材料应用管理,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基建项目,一律使用达到节能环保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全面取缔烧结粘土实心砖生产。
  2.打造节能精品建筑。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大力推广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的应用,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为新建建筑提供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提高新建住宅、写字楼的精装修比例,建立健全房屋健康档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3.实施城市“屋顶绿化”。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新方法、新品种,继续做好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合理播绿、全民植绿文章,凡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安全许可的高架立柱、市政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以及河岸驳坎应同步实施绿化覆盖。
  4.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庭院改善、危旧房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等,以建筑外围结构为重点,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五)倡导绿色出行,发展低碳交通
  1.推进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加强低碳交通运输培训和管理,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单位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开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专用或优先行驶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提高大容量、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比重。积极推行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2.严格执行机动车低排放标准。机动车严格执行国Ⅲ标准,新购或外地转入的机动车辆必须达到国家Ⅰ类排放标准方可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确保新增车辆达到排放标准。扩大市区高污染机动车辆限行范围,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鼓励提前淘汰主城区高污染机动车辆,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加强机动车管理,鼓励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环保节能型汽车,发展低排放、低能耗交通工具。
  3.加快城区“免费自行车”服务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免费自行车”管理及运行体制机制,按照就近布点、通租通还等要求,打造“免费自行车”服务系统。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城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
  4.倡导低碳出行方式。深入开展“无车日”、“绿色出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缓解交通“两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民健身。
  (六)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碳汇能力
  1.增强农业碳减排能力。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提升农业种植效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作物的固碳能力。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碳汇,初步形成秸秆还田、秸秆饲料转化、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有机肥快速生产及合理使用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2.加快发展低碳农业产业。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园区、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打造赣南脐橙、宁都黄鸡、兴国灰鹅、会昌米粉、定南生猪、崇义酸枣糕、石城白莲等一批低碳农产品品牌。
  3.加快农村沼气的应用和推广。加大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继续推广以山林、农田、水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业产业发展“猪─沼─果(菜、茶)”工程模式,大力推广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
  4.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继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重点推进河流、水库等水体沿岸和公路等道路两侧的植树造林。开展县乡(镇)村三级绿色家园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力度,提高森林单位面积蓄积,提高森林质量。推广森林质量改造项目,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森林质量。探索混合林种植技术,扩大对碳吸收率高的阔叶树的种植规模。强化土地管理,减少林地流失。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制度,及时查处毁林开垦、采石、采沙、挖塘等现象,严禁非法征占用林地,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林地行为。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