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锰都”湘潭市 百年沉疴今朝治
——湖南省湘潭锰矿地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纪实
2014年06月27日 10:52 8245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一块块略泛着红色、规划平整的土地,一株株枝繁叶茂、迎风婆娑的桑树,都使人很难想象这里在几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工矿废弃地,而且是一片饱受镉、硫、锰等重金属污染、无法种植农作物的有“害”之地。
“这是我们与湖南省桑蚕科学研究所联合实施的一个对镉、硫、锰污染耕地采用超富集植物进行修复的示范点。”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义谋指着一株株碧绿葱郁的桑树欣喜地说,“采用桑树修复中度污染耕地的好处是费用低、时间短,同时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这只是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项目实施一年多来,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承受百年之殇的“锰都”正开始悄然向“生态两型”之路蜕变。
“百年锰都”盼春风
湘潭锰矿地区地处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湘潭锰矿的所在地,锰矿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
从1914年开始,湘潭锰矿先后经历了商办、官办和日军掠夺开采等历程。全国解放以后,湘潭锰矿曾隶属中央、省多个单位管辖,完成了矿山从扩建到技改的全面升级。湘潭锰矿在近百年的采矿、选矿、炼矿中,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矿石远销西欧、北美、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加之资源逐渐枯竭,湘潭锰矿走向低谷,被迫停产,继而破产。支柱企业的倒闭使得锰矿地区的发展陷入了一时的萧条和停滞,矿区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自湘潭锰矿2002年停产到2007年破产后,锰矿地区作为老工业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生活环境不断恶化,逐步沦为了长株潭城市核心区域最落后的地区。”谈到彼时的湘潭锰矿区,湘潭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兼鹤岭工业园常务副主任庞武良感觉不堪回首。
实际上,作为老国有工矿企业的湘潭锰矿,在历经了百年辉煌与沧桑后,留给当地的不仅是破败和落后的景象,还有满目疮痍和很难在短期内修复的严重地质环境问题,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地质破坏严重,山体裸露,废渣遍野,采空区遍布,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房屋开裂等现象时常发生;非法开采、非法冶炼、非法洗砂、非法选锰等活动一度相当猖獗;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中小企业众多;道路破烂不堪,仅有两条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宽5米的进出道路;供水限时限量,沿用原湘潭锰矿供水系统,从韶山灌渠引水,经简单漂白处理后,直接进行供水,分早、中、晚3次,每次1小时;污水处理严重不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南向顺势沿牟渠流入湘江,北向顺势沿靳江河经长沙流入湘江,锰金属曾超标200多倍,严重污染周边及沿线农田;住房低矮潮湿,2407户职工居住在建于全国解放初期的低矮棚户区内,户均面积不足30平方米。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生产生活。”王义谋忧心忡忡地说,“改善锰矿地区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品质迫在眉睫,亟待探索一条符合老矿区实际的治理与发展之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年锰都”环境破坏不仅带给人们身心的伤害,也迫使他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这片原本富饶美丽,现在却被破坏得贫瘠不堪的土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湘潭锰矿地区的发展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近几年来,湘潭锰矿老矿区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帮助,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12年4月,经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湘潭锰矿地区被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拉开了锰矿地区环境治理的序幕。
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区域范围13.4平方千米,治理面积10.82平方千米,总投资3.54亿元,计划分3年实施,能有效改善锰矿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百年锰都”的绿色生态转型。示范工程一期投资1亿元,主要对青山露采区、胡家围子、彭家塘等1.5平方千米区域进行治理,分8个标段实施。
自2013年3月项目开工以来,在湘潭市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当地各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坚持把淘汰落后产能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搬迁26家“三高”和锰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业,征拆厂房2万平方米,转运矿石20万吨、大型设备100多套;坚持把解决历史问题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以“思想为先,化解矛盾”为目标,与响水乡砂糖村、鹤岭村达成协议,妥善解决了原锰矿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土地权属、垃圾处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把“打非治违”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重拳出击,组织大规模“打非治违”行动10余次,打击、取缔非法企业11家。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