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运动”,一场新工业革命?
2014年08月23日 19:26 3549次浏览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相关新闻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当代人的动脑能力越来越强,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织毛衣、修收音机、打制木柜……这些手艺,正渐渐被遗忘。
美国近年兴起“工匠运动”,结合传统DIY理念和现代科技,试图重新搭建人与物质世界的“有形”接触,恢复人们亲手使用工具为生活创造便利的能力,拒绝“一切交给电脑解决”。
“工匠运动”,一场新工业革命?
美国媒体将“工匠运动”誉为一场“新工业革命”,但从很多方面来说,这场运动其实体现的却是一种“回归”。
现代“工匠”可以是一个会手织毛衣的家庭主妇,一个善于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的中年男子,也可以是掌握最新3D打印技术的“新新人类”。只要是那些亲自动手、将DIY理念付诸实践的人,都是推动“工匠运动”的一分子。
这场运动的枢纽是所谓的“工匠空间”。过去10年内,美国出现数百个“工匠空间”,主要坐落于社区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或青少年活动中心。接触不到木工活和机械装置的学生们,有想法却没有资金置办设备的创业者们,想暂时脱离电脑、体验动手乐趣的普通白领们,纷纷聚在这里,挥洒汗水打造各种物件。
在底特律东南端的“埃利奥特山工匠空间”,两个12岁小姑娘正沉迷于一项工作。茨薇娜·格雷手握烙铁,她的朋友雷文·霍尔斯顿-特纳则拿着一台木材燃烧装置。她们想在一个木箱表面烙出先用铅笔画好的“我行我素”几个字。
茨薇娜解释说:“我们想看看用哪种工具效果更好,烙印更深。”“还有,哪个颜色更漂亮,”雷文补充道。
底特律有6个这样的“工匠空间”。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汽车城”随着制造业衰落而面临破产,但也同样受到这股结合传统手工作业与现代技术设备的“工匠运动”潮流感染。
2010年,戴尔·多尔蒂在底特律“亨利福特博物馆”举办第一届“底特律工匠嘉年华”。多尔蒂算是“工匠运动”的始作俑者,2005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了《制造》杂志,开启潮流。他说:“我们把很多不同群体联系起来,他们其实都在制造东西,却各自以为在做与他人不同的事情。艺术家认为自己和开发机器人、或作电子产品的人是不同的群体。从某种角度而言,把他们都称之为"工匠",能让不同群体的人聚集到一起来,看见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2006年,多尔蒂在加州圣马特奥主持召开第一届“工匠嘉年华”。因为活动场地处于旧金山湾,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在自家车库和工具间打造机器人和软件的“极客”,也同时引来了许多编织、木工等传统手工艺爱好者。
选择底特律举办“工匠嘉年华”,对多尔蒂来说是个实验。他想证明“工匠运动”“不仅仅是硅谷特有的现象,或者只能在旧金山湾地区才会成功。工匠到处都是,而像底特律这种地方,工匠文化几乎已融化在其基因里。”
今天的DIY,明天的“美国制造”
“工匠运动”不光是一群人的业余爱好,还潜藏着对美国政治经济的重大意义。6月18日,美国白宫举办首届“白宫工匠嘉年华”活动。总统奥巴马对参加者发言:“今天的DIY就是明天的"美国制造"。美国制造业正经历一场革命,一场能在未来数十年内帮我们创造新就业岗位和产业的革命。你们的项目正是范例。”
美国多年经济低迷,就业形势严峻,制造业首当其冲。相比其IT领域技术水准的遥遥领先,美国对传统制造业技工的培养却不再重视,制造业越来越依赖于“外包”。
专家说,这是因为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如今大多数人认为,高中生毕业后就得上大学,那些“上不了大学”的人才会选择职业技术学校。由于预算限制、标准化测试使学业压力增大等原因,许多中学校被迫取消手工艺、家政和艺术创作课程,全力以赴提升学术成绩。另外,数字时代使更多劳动力向信息技术产业集中,进一步导致美国人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上世纪70年代,中学生尼尔·格申费尔德已经明确感受到“动手者”和“动脑者”的分野。他当时想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在他看来,那里是“学焊接、修车和其他"酷技能"的地方”。但师长告诉他不能这么选,“因为我聪明”。
多年后,格申费尔德当上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但他对动手的爱好并未消减。工作之余,他经常上车间动手做东西。可仍有人这样说他:“得啦,你可是聪明人,应该指挥别人干事。”
格申费尔德如今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教授,他领导的麻省理工“数位与原子中心”正尝试改变这种“聪明孩子读书,笨孩子学手艺”的观念。他开发了一个“加工实验室”,在这里,“聪明孩子”们得以把他们脑子里的奇思妙想设计出来,并动手加工成一件件实物。
从“加工试验室”到“工匠空间”
“加工试验室”耗资上千万美元建成,既配备先进的加工仪器,如电子显微镜、射流切割机,也有传统的金属器械和木质工具。学生们在这里设计制造各种器械,小到处理蛋白质的微型器械,大到可以组装飞机的大型器械。
为推广这一项目,格申费尔德开发了一套简约版的“加工实验室”模板:一台激光切割机,一台能操作精细切割、塑形、钻孔的计算机数控机床,一台3D打印机及扫描仪,一部铣磨设备与各种手动加工工具,总成本约10万美元。
2007年以来,从英国北爱尔兰到不丹,全世界涌现几百个“加工试验室”,全都通过数字视频连接。西班牙巴塞罗那设置了数个“加工试验室”,作为经济复兴战略的一部分。联合国甚至考虑在难民营中建立“加工试验室”,作为对难民开展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途径。随着“加工试验室”遍地开花,格申费尔德设立了“加工基金会”,帮助新建立的试验室管理者获取设备与指导。
“加工试验室”方兴未艾,“工匠运动”又紧跟而上,形成一场涉及面更广的运动。在美国,已有超过200个组织在“makerspace.com”网站上登记注册。
美国政府把这场运动视为国家培养下一代技术人才的平台。奥巴马在白宫的“工匠集市”活动上承诺,政府下属的几家研发机构将向公众开放,并呼吁美国各地方官支持本地社区多建一些“工匠空间”。
2011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启动一个为期四年的试验性项目,与全美大学研发机构合作,在1000所中学展开“工匠空间”。上个月,国防部宣布,项目局将提供1250万美元奖金,用于鼓励中学在校生和毕业生用“低技术”手段制造出“高技术”设备的相关教学和培训。
孩子们才是中心
弗吉尼亚大学文化高级研究学院的马修·克劳福德教授认为,“工匠空间”的兴起,是现代人感觉自己日益疏离实体世界而做出的一种反应。“从婴孩时期开始,我们就通过操纵世界去了解世界,就像是戳戳它,看看它是否会戳回来。”但如今,年轻一代似乎已不再看重这种对物质环境的探索。
在底特律的“埃利奥特山工匠空间”,茨薇娜和雷文已经是“小老师”,指导过数百个孩子和成人修补坏掉的电池接点、搭建电路板等等。她们觉得自己在这里收获良多。
“我在这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家上学的茨薇娜说,“在这里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设计属于自己的课程。”
这也是杰夫·斯特奇斯创立这家“工匠空间”的用意所在,他想把关于制造的理念传递给在底特律长大的孩子们。成千上万人离开了这座申请破产的城市,大片社区荒废凋零,200所学校被迫关闭。斯特奇斯从一家慈善基金取得创业资金,2011年冬在一家教堂地下室创立“埃利奥特山工匠空间”。
对一些成人来说,“工匠空间”是一个怀旧场所。在空间的编织部,志愿者教孩子们使用缝纫机缝被子、做棉手套等。这些曾是学校家政课的必学技能,但随着教育经费不断削减,家政课沦为首批牺牲品。
对孩子来说,更吸引他们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独立感。正如茨薇娜在底特律的一场演讲比赛中所说:“在那里,孩子们成为宇宙的中心,而大人们仅仅是引导你、帮你度过挫折,直至你最终成为自己的指导。假设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像我一样有这么棒的机会,在他们的社区里都能有一个工匠空间,那该多好?或者更好的是,设想一下每个教室都成为这样的地方,允许孩子们屡败屡战,从挫折中走向成功。”(沈敏)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