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靠行政手段限产恐治标难治本
2014年09月01日 15:25 7440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煤炭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跳楼式的悲壮。对业者来说,这种被蹂躏的感觉较之于2002年之前的那个煤市大萧条时期,来得更加惨烈。
从价格巅峰时的兴奋跌至至今无法预判谷底的惶惑,煤炭业者正在经历一场富翁到穷汉的颠覆性穿越。
煤市大萧条遥遥无绝期,国家能源管理部门正试图为煤炭行业脱困寻找办法。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制止未核准先生产、未取证生产行为。所有未经核准但已建成并组织生产的煤矿,一律停产;所有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不得投入生产。
文件以特急明电形式下发,凸显限制煤炭产能、保障煤矿安全形势之急迫。受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进口煤冲击等影响,煤炭产业进入下行轨道。
尽管能源管理部门试图采取政策措施拯救煤市,一些大型企业也做出了减产的承诺,但依然难阻国内煤炭价格继续下探。如今,限产减销似乎已成为挽救煤炭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也有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的人士对限产减销并不看好,认为限产减销是“治标不治本、作秀大于实际、看似主动实为无奈”的一种做法,而且限产也不代表煤炭市场就会好起来。
以量补价未必行得通
最近发生的几起煤矿安全事故,再一次引起人们的警觉。最新消息是,8月19日凌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一处煤矿发生事故。截止到27日早晨7点,有12人安全升井,其中1人受伤在医院救治;遇难人员增加到了5人,仍有22人被困,目前事故正在救援中。当地安监部门说,这次事故可能和违规开采有关。
违规开采,原因不外乎是企业想多产出、多盈利。可眼下,产能过剩却是煤炭行业最大的烦恼。
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时期,煤矿超产是行业的常态。而现阶段,煤炭销售不畅、财务费用大增、还贷压力加大、融资困难、现金流极度趋紧等问题,都成为煤炭企业扭亏的障碍。
市场供大于求、煤价下降,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煤企收入减少。但是,国内煤炭企业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为弥补降价带来的收入减少,不少煤企选择多产煤、多卖煤,以为煤卖得多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7个主要产煤省区中有9个省区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在大型企业中,90家产量同比增长1%,其中前十家企业产量同比增长3%。
上述增量加在一起将形成多大的产能?这等于给持续下滑的煤炭价格雪上加霜。对煤炭行业整体来说,这种以量补价的方式无异于自杀。
不过,上述情况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汤珂看来,以量补价是比较正常的企业行为。但是他觉得,以量补价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煤炭企业应在继续开采的同时,把产量降下来,以稳定煤价。”汤珂表示,煤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在价格低的时候开采过多,那么在价格高时便无煤可采。煤矿一旦停产,一次性投入就永远收不回来了。
汤珂认为,虽然对某些企业来说,吨煤的总生产成本(包括一次性投入和边际生产成本)有可能高于煤价,但如果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煤价,企业有意愿维持生产。另外,只有煤企维持生产,才能继续贷款,保证资金链不断。一旦资金链断了,煤矿就必须停产歇业了。这也是很多煤炭企业亏本生产的原因之一。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煤炭企业以量补价的做法不可取,“这么做的话,煤价还会继续下跌,多挖20%的煤不如维持20%的价格,煤在地底下是不会腐烂的”。
“煤炭这种商品有其特殊性,本来主动权在卖方手里。因为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大家都不想挖的话,就会一点一点地挖,主动权就会牢牢掌握在卖方手里。但是,若卖方放开生产的话,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主动权就跑到买方手里了。现在,煤炭卖方之所以这么被动,就是因为挖得太多了。”林伯强说。
林伯强觉得,煤炭企业对市场的整体情况看得还是不够清楚。煤炭企业可能觉得,市场还是有潜力的,你多卖,别人就会少卖,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现在,煤炭企业和行业要想想煤价是怎么涨上去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大家都拼着以量补价,煤价下跌将永远没有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7月中旬召开的14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上就反复强调,企业应防止盲目追求产量扩张和规模扩大,降价不能启动市场,,在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要避免以量补价现象的蔓延。
上述专家的愿望是好的,但现实的情况却可能事与愿违。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