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是为了“融合”
2014年09月25日 9:41 26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材料前沿
短信压根没想到败倒在微信的“石榴裙”下、相机万万没想到市场被手机扳倒、商场超市居然会被“包邮”抢走了不少消费者、银行业怎么也想不明白居然受到了金融宝的冲击……这些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事件让业界措手不及,这就是当下演绎在网络、信息时代看似不靠谱却一点也不离谱的现象。
行业之间表象看“风马牛不相及”,但触类旁通中也需要举一反三剖析“存在即合理”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以全新的思维去与时俱进。在与本报周刊部编辑聊到即将别离经营10年的“加工材料周刊”时,心中潜存着依依不舍的滋味。2004年至今“加工材料周刊”已创办10年有余。10年,人生有几个10年;10年,有色报见证了铜、铝、钛、镁等有色金属从小变大、从弱做强的历程;10年,“加工材料周刊”见证了有色金属加工业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咸;10年,“加工材料周刊”编辑把心血化为材料金属福惠于经济繁荣的一个个绚丽的符号;10年,“加工材料周刊”编辑在百以百万计的文字里默默录入铜、铝、钛、镁进入衣食住行的五光十色……10年,“加工材料周刊”成为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成为一段助推材料金属茁壮成长的历史!
网络铺天盖地而来,信息迎风招展而至,大数据、云计算、支付宝融合了大时代、大产业、大发展,地球控制在掌间,观念辐射在指间。在短信败给微信、相机输给手机、包邮动摇商场、支付宝冲击金融业的跨界竞争、跨界融合中,传统纸媒体同样受到了网络新媒体的挑战,报网融合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加工材料周刊”的别离虽然割舍不断那段倾注的感情,但这是“十年树木”的成就,是报网融合的基石。
别离是为了更好的融合。纸媒体需要另辟蹊径,进一步化危为机,拓展市场;新媒体需要在浩瀚的信息里独树一炽。报网融合过程不管是纸媒体还是网媒体都要“切”中有色金属适宜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品质”,少一点宣传味,多一点专业味,少一点板着面孔,多一点喜闻乐见。这样,与时俱进的报网融合才会承载“材料金属”的和谐梦想,才能实现跨界融合的珠联璧合。
纵观有色金属工业十年的成长,其实,所有金属材料与人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只是存在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关键看报网融合之后如何去感知冰冷金属储存的生灵特性,然后恰到好处地运用笔墨、键盘、鼠标去泼洒金属的灵魂,让读者读出味道来,嚼出金属的灵性来。想想铜、铝、钛、镁等有色金属,哪个不是在福祉于人类的衣食住行,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有色金属,人之灵魂与金属之灵魂早已镶嵌在时空隧道里。纸媒体、新媒体、报网融合,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够唤醒有色金属的灵魂,不能够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什么媒体都是没有前途的。因此,报网融合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则是观念碰撞出来的火花,这朵火花需要报人用心去提炼。
“别离”是为了更好的“融合”,“加工材料周刊”的退位是为了报网融合的进位,“加工材料周刊”编辑割舍不了的10年情感是为了培育纸媒体与新媒体“齐力断金”更齐力创新的时代风采。相信明天《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报网融合一定会拓展出铜、铝、钛、镁等有色金属精彩纷呈的美丽未来,在衣食住行中展示冰冷金属温暖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让读者在报网融合阅读中回眸有色金属带来的生活福音。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