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者到矿老板有多远
2014年10月28日 10:56 25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罗娜
国有地勘单位是地质找矿的生力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确立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依托自身优势,联合外部资源,实施探采一体化运作,是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之一。不过,在今年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地质找矿成果交流会上,记者发现大部分地勘单位依然“为他人做嫁衣”,即找矿突破成果都是由地勘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找到的大矿都是别人的、为他人打工。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依然停留在口头上,做大做强的梦想仍然躺在摇篮中。
究其原因,地质找矿具有风险高、工作周期长、投入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等特点,有人甚至将之与博彩相提并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LB斯利科特就认为“找矿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赌博事业”,他认为“赌徒破产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从事这项风险事业的指导理论。再结合我国地勘单位现状,“探采分离”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矿业开发模式。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只勘查不开发,形成了“找矿的不采矿,采矿的不找矿”的局面。由于缺乏原始积累,地勘单位先天羸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是极端低下,因此许多地勘单位改革宁愿抱残守缺,过着靠事业费、为别人打工的日子。再者,受宏观经济影响,矿业经济进入了投资下滑、竞争加剧、利润萎缩、改革加速的“新常态”,地勘单位更加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事实上反观本次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地质找矿成果交流会上那些日子过得较为“滋润”的,无一不是市场化程度较高、抓住了矿业经济黄金十年发展期的地勘单位,与前述地勘单位的打工者身份相比,二者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些地勘单位着力打造“探采一体”产业链,甚至跻身资本市场,日益成长为矿业巨头,“新常态”下早已练就了抵御严寒的“钢筋铁骨”。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城镇化、新兴经济体对资源的需求,矿业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换言之当前矿业经济只是在做“俯卧撑”。当前,事业单位改革集结号已经吹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3个类别,希望地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甘蔗没有两头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不我待,那些“余粮”较为充足的地勘单位应该果断选择市场化道路,把勘查与开发有机统一起来,以开发反哺找矿,以开发激励找矿,以开发促进找矿,着力打造航母级地勘企业,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