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或助力矿业走出低谷
2014年10月28日 10:58 284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牛丽贤 苏永津
自2012年下半年全球矿业进入下行通道以来,“矿业何时才能走出低谷?”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每个矿业人的脑海中。无论是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着眼,还是从矿业产业链的总体表现观察,都难以寻找到特别振奋人心的迹象。然而来自10月21日“澳洲联邦银行第7届澳大拉西亚年会”和23日“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的消息却让笔者似乎看到了矿业回春的希望。
据ABC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储行副行长洛伊(Philip Lowe)在参加澳洲联邦银行第7届澳大拉西亚年会时指出:低利率环境刺激了金融市场风险活动的水平,而对各国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倾注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嗜好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基础设施投资将是最为恰当的渠道。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介绍,基础设施投资是第21届APEC财长会讨论的重点。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为期一天的APEC财长会上,21个成员经济体的财政部长们占用了会议近二分之一的时间深入讨论了 “基础设施投资”问题,并通过了《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标志着解决亚太区域基础设施筹资难、推进亚太区域互通互联迈出实质性步伐。
由此可见,尽管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还不够顺畅,但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思路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共识。全球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呼之欲出。这势必拉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铀矿等能源矿产和铁、铝、铜、铅、锌等非能源大宗金属矿产的消费。因此,笔者判断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更有可能是矿业走出低谷的突破口。
笔者认为本轮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规模将空前巨大。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估算,到2030年,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需求将达到57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将占1/3。而经合组织也预测,到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达到12.7万亿美元,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约55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投入全球GDP的2.5%。
二是投资范围将遍及全球。时下,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于更新、升级老化基础设施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双重目的,陆续推出的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更新计划;二是亚、非等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新建投资计划;三是各经济体在区域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三是跨国合作是必由之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足地矿产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的支撑,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PPP模式成融资首选。融资难是本轮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从而使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五是绿色节能成为必然要求。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本轮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将在实施战略、布局规划、材料使用、工艺方法设计与选择等方面都围绕“环保”和“节能”展开。那种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粗放式的消耗能源和资源、无视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建设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本轮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给矿业投资带来一些崭新的机遇,比如:一直“跌跌不休”的铁矿石、铝土矿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的两种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将可能随着消费量的持续增长而出现转机;众多核电项目的规模建设在即,铀矿的勘探开发会迎来一个高潮;路桥管网的兴建给矿山废石尾矿的综合再利用提供了更旷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