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有色公司涉重组

2014年11月03日 8:58 32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上市公司

  由于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市场的长期疲软,国内多个传统行业业绩受到较大的影响。
  随着三季报的陆续披露,有色行业无惊喜的业绩再次展现在市场面前,但这个低迷的市场也催生了并购重组的兴起,据统计,在有色金属行业9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涉及重组事件,占比34.41%。
  而因为房地产销量下滑,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喜忧参半,虽有美的集团等公司靓丽的业绩,但整体来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环比仍在下滑。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销售费用也成了制约家电公司加速发展的桎梏。
  不过,电商与智能化成为了行业的福音。渤海证券表示,目前行业标准尚缺,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中,尽管目前对智能产品的研发投入等加大了期间费用的压力,而且短期内智能产品难以贡献利润,但是智能化方向趋势明显。家电行业内生发展之路有待探索。
  另一方面,传媒等行业在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助推下焕发另一番色彩,而不断兴起的并购热潮更是给传媒行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有色金属并购重组加速
  受政策放宽影响,有色金属行业加快了行业兼并重组的速度。
  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据理财周报数据显示,在有色金属行业9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涉及重组事件,占比34.41%。
  以包钢股份为例,受到钢铁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公司上半年度仍保持微利。公司未来主要看点仍然是集团等尾矿库资产注入预期。
  去年最后一天,包钢股份抛出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298亿元,用于收购包钢集团选矿相关资产、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工程项目选铁相关资产、尾矿库资产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事实上,相关收购预计将于2014年下半年完成,如果整个定增计划如期实现,将意味着包钢股份成功转型为国内甚至是全球拥有稀土资源量最大的资源企业,从而有望率先打破钢铁业当下的困局。
  此次收购最大的亮点也在于尾矿库,募集资金中的269亿元将用于收购这一资产。而尾矿库内已堆存近2亿吨细粉末状的尾矿,是中国最大的尾矿库之一。
  今年上半年,包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6.7亿,同比减少23.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8万,同比减少70%,基本保持微利状态,收入和业绩同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受到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影响。包钢集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集团钢产能在期末达1850万吨,其中包钢本部规划产能1500万吨。
  目前公司主要品种包括无缝管、铁路型材和建筑用材,同时在稀土钢材方面有重大突破,未来在稀土型材和稀土板材方面进一步放量,力争成为“板、管、型、线”精品钢材综合生产基地。2014年上半年完成生铁生产432万吨,钢材459万吨,商品坯材424万吨,低于年化目标。
  事实上,除了自身直接参与产业并购之外,许多上市公司正在通过设立并购基金的模式来进行产业并购。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共有2家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基金用于并购,分别为格林美、东阳光科。
  格林美2014年9月15日公告,联合深圳汇丰源及中植资本共同组建成立中植格林美环保产业并购基金,以环保产业为主题,在固废处理、水资源回收与处理、大气治理、工业节能等领域寻找优秀的成长型企业。
  而并购基金作为公司投资及整合环保产业的平台,通过收购或参股环保行业内具备良好成长性的企业,使公司获得外延式扩张的广阔空间。
  东阳光科2014年7月份公告,与深圳九派资本设立并购基金,规模不超过3亿元,其中公司占股99%。该并购基金主要围绕公司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开展投资、并购、整合等业务,加快拓展在移动互联、通信电子(含NFC);可穿戴设备;高端新材料、新能源在汽车、高铁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产业分化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并购重组成为上市公司外延式发展、产业扩张的主要路径,并购基金等工具成功放大上市公司资本的杠杆,并购基金的发展潜力巨大,机构布局并购基金步伐将明显加快。
  家电行业智能化发展
  由于受到房地产销量下滑的影响,近年来,家用电器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家用电器行业中,共有3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万家乐今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57.90%,为52家家电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的公司达11家。
  另外,家用电器行业内有19家公司实现了前三季度和年报预告净利的双增长,其中,美的集团为例,公司三季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2.82%,预计全年净利润最大增幅为51%。
  美的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7-9月公司实现总营收317.53亿元,同比增长1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3亿元,同比大增70.86%。此外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净利润89.53亿,同比增长49.21%,各项业绩指标均显示美的作为龙头企业的增长稳定性。
  而业绩的稳定增长也吸引了众多机构的注意,根据美的日前公布的今年8月份及9月份的10份机构调研报告显示,美的接待总计约220家机构的调研,且包括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资咨询等外资机构的身影。目前,摩根士丹利、UBS(瑞银集团)等外资已经进入美的集团前十大流通股东。
  渤海证券认为,从家用电器目前已经公布三季报的十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增速环比好转的占绝大多数,但整体来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环比有所下滑。四季度预计“双十一”线上产品销量爆发式增长概率依然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将拉动电商业务占比提升,优化盈利能力。
  实际上,在市场需求总量增长有限;同时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部分家电公司对广告促销等销售费用的投入有所加大。
  从单季度销售费用率来看,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的公司占比49%,而二季度单季销售费用率同比有所增加的公司占比提升至73%。从销售费用细分情况来看,多是广告、促销等费用增幅居前。
  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采取渠道扁平化例如减少经销商层级、自建渠道直销等方式进行费用优化。而三季报显示,线上渠道成为家电行业增速较快的新兴渠道,而移动端网购也在同时快速发展。
  另外,智能化也成为各大家电企业追逐的热点。
  渤海证券表示,目前行业标准尚缺,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中,尽管目前对智能产品的研发投入等加大了期间费用的压力,而且短期内智能产品难以贡献利润,但是智能化方向趋势明显。
  美菱电器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6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6.62%。而美菱净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得益于其近年来的战略转型和产品升级。
  目前,美菱电器通过体验店和线上旗舰店,使得CHiQ冰箱实现了和消费者的全方位互动接触,此外,CHiQ冰箱还成为首批入选中国家电产品高智商俱乐部的成员,《2014年消费电子产品智商评测报告》显示美菱冰箱产品在智能冰箱智商评测指标上表现优异,凸显出了美菱在智能化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传媒业趋向全产业链模式
  近年来,由于传统媒体行业不断受到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冲击,行业的转型升级加速,导致行业内上下游之间的并购日趋活跃,并购规模也快速增大。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受政策的持续利好推动,从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这14个月期间,除去完成或已经宣布失败的并购外,A股市场上还正在进行的、买方公司归属于传媒行业的并购共有87项,涉及的行业涵盖电影、广告、软件、智能电视、互联网彩票、游戏等多个热门领域。
  在传媒行业并购具体操作上,今年以来中下游企业开始主动进入上游竞争环节,内容提供成为本轮竞争新阶段的法宝,而这种新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一些传统影视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主动垂直整合上游优质内容,如传统的电影营销模式在电影市场激烈竞争下早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O2O模式的引入让影视公司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
  以华数传媒为例,2014年,华数传媒加速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外延式投资并购步伐较往年明显加快。今年公司参与对外投资的案例包括认购万好万家股份、1亿元增资唐人影视等。
  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华数资本的设立显示出,后续外延式并购将成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据了解,华数资本注册资本为30亿元,明确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致力于服务上市公司的并购成长,合理运用杠杆提前布局内容、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终端等领域。
  除华数传媒之外,民营影视剧企业华策影视近几年也是并购不断,先后入股了优秀的影视公司克顿传媒、高格影视后,2014年又入股了国内最大的内容娱乐整合营销品牌合润传媒,全力发展植入广告和娱乐营销业务。
  公司有意以内容为核心,逐步覆盖电影、网络剧、游戏、动漫、舞台剧等全内容形式,打造综合性娱乐内容平台,其在2013年入股郭敬明的最世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其在内容上的优势。
  “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文化传媒产业的兴起毋庸置疑。”对于文化传媒板块今年重新兴起的并购热潮,恒生证券认为,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新变化让传媒业细分板块的投资热潮纷至沓来,影视、动漫、互联网等已获得主流市场的认可,像粤传媒、浙报传媒等公司从投资角度看,值得长期关注。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