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迎接机器人时代
2014年11月05日 10:34 390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新技术
在挖掘机生产线上,一个焊接机器人不仅可抵四五个焊工,还让生产出的产品使用寿命翻了两番,售后问题减少3/4;在夜晚的街头,排爆机器人“三目” 炯炯有神,夜间识别率高达90%以上,可以清楚地拍下车牌号、驾驶人;我国自主设计的“大白鲨”飞行机器人正奔赴南极,将为中山站新机场选址进行冰盖勘察……无论我们是否做好准备,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机器人已经走出科幻电影,大步向我们走来。
面向实际应用
今年上半年,欧盟启动世界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总研发投入28亿欧元。美国也于去年发布了机器人发展规划及路线图,瞄准研发新一代与人紧密协作的机器人。韩国颁布了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5年规划。各国的争相布局充分证明了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正成为新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机器人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革命大潮来势凶猛,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等因素让中国制造业受到多重束缚。这些,决定了发展机器人对于我国而言已经从“备选”成为“必选”。
从科技部了解到,我国机器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从机器人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在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特种机器人技术攻关与系统应用、机器人前沿技术储备等3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已具雏形。我国在机器人基础技术、基础元部件、机器人系统研发及集成应用等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先后研制出点焊、弧焊、喷漆、装配、码垛搬运、自动引导车等多种型号的机器人产品,研制出多种面向实际应用的专用机器人系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特殊环境服役机器人也已崭露头角。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长航程水下机器人、7000米水下潜器(蛟龙)、系列化作业型水下机器人(ROV),为谱系化机器人研究与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自主研发的多种型号核裂变堆运行维护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并已经部署多个面向未来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运行维护机器人系统,为我国核能源安全利用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我国用于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多种型号机器人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市场潜力巨大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120万台,而我国装机量接近10万台,仅占全球总装机量的8%。2012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25,远低于日本的339、韩国的347、德国的250,不足国际平均水平58的二分之一。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距制造业强国尚有约10倍的增长空间。
巨大的增长空间孕育着世界最大市场。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每年新增装机量以30%的速度迅猛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以我国1亿制造业产业工人总数计算,预计到2020年,达到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机器人装机密度中等水平(意大利150台/万人),中国需增加机器人装机量130万台;预计到2030年,达到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机器人装机密度先进水平(德国250台/万人),中国需增加机器人装机量250万台。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机器人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所说,“外国几家大的机器人企业,像库卡、ABB、安川都跑到中国来,在上海、成都、沈阳、北京等地建厂。他们已经发现,要用廉价产品来和中国企业竞争,就必须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就地生产,减少远途运输成本。我们不能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拱手让给外国人,要发展自己的工业技术产业,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机器人占领中国市场。”
紧抓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机器人整机生产能力。同时,我国也初步形成了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
为了让机器人发展更有后劲,我国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为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国着眼国际制高点的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已经实施布局,在仿生机器人(如拟人、四足机器人)及新机构、环境感知、智能控制、生肌电融合、人机合作等单元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据了解,下一步我国还将从市场导向的系统集成及产业发展着手,促进机器人与大数据、移动通信等跨领域技术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机器人产业相结合的契机,以服务为导向,构建基于服务创新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我国将继续加强新型机器人整机集成技术能力,驱动器、电机、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发展将在继续支持攻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并购合作的方式,实现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升级跨越,以支撑机器人整机发展。
我国还将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机器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的衔接。比如,研究相关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鼓励使用国产机器人并给予适当补贴;促进机器人在科研、养老、医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引导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向机器人产业倾斜,支持机器人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