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高新化产业结构 天津工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
2008年09月16日 9:0 12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据人民日报消息 空客A320飞机、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中兴通讯基地、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为“天津制造”注入蓬勃的发展活力。2007年,天津工业总量一举突破万亿元大关。今年,天津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0.5%,增加值增长21%,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和拉动作用。
好项目支撑工业快速发展
好项目是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大以来,天津按照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加快工业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从2007年8月到今年7月,天津市相继推出3批总投资超过3600亿元的60项重大工业项目。截至目前,已有三星电子、飞思卡尔半导体、天铁板材、金耀生物工程园、钢管扩能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
高质量的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天津工业总量净增1622亿元,相当于1996年全年的规模,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创近几年来最好水平,其中净增产值的50%以上都是由大项目、新项目贡献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据悉,到今年底天津市还将有中芯国际8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芯片、奥的斯新型高速电梯等8个项目建成,其它项目也将在2010年前陆续竣工。
据天津市有关部门介绍,这批项目全部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将超过8000亿元。到2010年,预计天津工业总量将突破2万亿元。同时,大项目的储备明显增多,目前工业在谈项目200余项,涉及总投资近300亿美元。
向产业链高端转移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化工、汽车、现代冶金等优势产业规模,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向高端转移,这是天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天津市经委主任李朝兴说。
去年以来天津市推出的60项重大工业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29项,大型成套装备项目为11项。据介绍,像推力120吨、最大载荷25吨、直径5米的第五代运载火箭的产业化基地投产,可满足我国未来30年至50年发展空间技术的需要;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建成后,年产44架,成为全球第四条、亚洲第一条商务干线飞机生产线。随着渤海化工园、乙烯炼化一体化、化工新材料基地、1000万吨炼油、精细化工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的建成,天津将成为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和我国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
在天津,还有像卫星有效载荷、无人驾驶飞机、地效飞行器、气动脱硫、数字视频监控芯片、光通讯、薄膜光伏电池等项目,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大部分项目填补了天津高端产业和高端产品的空白。
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新型循环经济项目在天津迅速崛起。天津北疆电厂是我国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之一,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合——废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建设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日产2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此举不仅可节省22平方公里盐田地,而且使发电煤耗将达到256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下降88克/千瓦时。
同样作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正在实施百万吨乙烯工程,炼油、乙烯、化工一体化,年新增用水3089万吨的80%,取于海水淡化,其余通过中水回用解决,新项目增水不增淡水,此为全国乙烯项目的第一例。
“每个项目都要做到吃干榨净,工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张心德说。
“天津制造”迈向“天津创造”
人们都知道天津“大无缝”的故事。昔日的“大无缝”,“今天的钢管公司,拥有世界钢管行业先进的产业研发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系列核心技术。拥有专利136项,主持制定5项行业标准,无缝钢管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天津钢管公司总经理严泽生说。
还有“海鸥手表”的故事。生产新中国第一只手表的海鸥集团使我国机械手表加工制造达到国际水平,打破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今天的“海鸥”是全球最大的自动机械手表机芯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25%。
天津工业把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技术制高点,作为构筑产业新优势的中心环节,加快实施一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努力培育一批自主品牌,不断增强原创能力,努力实现由“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的转变。
目前,天津工业已经建成了钢管、汽车、医药等十大产业研发平台,在产业创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12家企业进入全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
责任编辑: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