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趋势: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分析及启示
2014年11月25日 14:49 28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信息界e制造 分类: 新材料前沿
从生产手段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研发设计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缩短了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极大地降低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人总数已经超过百万台。同时,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全球的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为高效,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已经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和采用。
从发展模式看,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生态环境与生产制造的矛盾日益激化,推动了全球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共识。而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也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怡康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国内空调市场中,节能变频空调销售占比已经达到8.5%,同比上涨37%,显示出消费者对节能型产品的热情与日俱增。同时,服务化也已经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造业的生产将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生产、制造与研发、设计、售后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中,有34%是在从事服务类的工作,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20%—25%。
从组织方式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已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传统的工业化思维以层级结构管理企业的内部运行,以串联结构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链条,强调管理组织等级分明,强调企业业务“大而全”,难于适应市场和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与分享,要求减少企业管理的内部层级结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例如,海尔通过不断合并业务单元、削减边缘业务等方法来实现企业运作的扁平化,将8万多员工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的“小海尔”模式,最小的自主经营体仅有7人,形成了以销定产的敏捷供应链。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受信息技术影响,制造业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生产和流通方式、贸易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通过网络将价值链与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以宝马集团为例,在全球建设了35个大型采购仓储中心,并由1900家供应商为其提供零部件和相关服务,从而形成了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从发展格局看,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以往通常认为,全球制造业发达国家掌握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术,是世界制造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生产基地;拉美等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原材料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缺少技能工人,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然而,随着新兴国家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土地价格的上涨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美国波士顿公司发布的《成本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指出,中国、美国、韩国、英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制造业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仅比我国长三角地区高5%左右,未来的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将逐步进行调整。
几点启示
从国家层面上看,应把信息化和网络化作为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特征,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主要意图就是抢占智能制造这一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应着力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化装备产品与服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二是开展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快智能制造技能工人培育体系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技能人才大军。
从产业层面看,企业要着力塑造高成本时代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目前,我国与美国等工业强国的生产成本相差无几,生产环节上的竞争已经难以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未来制造业的产业布局中,贴近市场需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求制造企业除关注生产制造之外,应推进企业的全面提升,主要包括:一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升,促进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二是要注重服务和全球化经营,拓展利润增长空间和盈利渠道;三是要注重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实现从低端环节逐步扩展到高端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
从企业层面看,应把实施互联网战略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互联网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的工具和手段,已成为支撑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和支撑平台。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众多制造业新业态的崛起,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新的亮点,更是当前经济形势下难得的发展机遇。制造企业只有充分拥抱互联网,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获得参与未来竞争的资本,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改造的主要路径包括: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思维关键在于形成用户思维,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加强企业的定制化服务;二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智能化,提高创新效率和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压缩生产成本;三是推动营销业务的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提高用户群体数量,形成长期的固定市场;四是推进企业管理的扁平化,增强团队机动性和灵活性,缩减企业创新和管理的冗余环节,实现企业资源的最大效用。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