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突破纪实

2014年12月12日 9:16 31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成名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开阳磷矿,日前再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牵头实施的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新增磷资源量近5.5亿吨,新增磷矿床3个,其中大型2个,中型1个,品位30%以上的富磷矿达3.5亿吨。这标志着我国富磷矿取得重大突破。
  走别人走过的路,一样会有新发现
  开阳磷矿地处黔中腹地,是国内外着名的大型富磷地区。1953年,地质学家罗绳武率先在贵州遵义松林发现磷矿之后,预测“开阳境内寒武纪地层分布特广,在洋水隆地地区有震旦地层出露,在洋水一带寒武纪地层与震旦纪地层接触线上,可望寻得磷矿”。这就是着名的“绳武推断”。1963年,为了满足开阳磷矿矿山开发建设的需要,105队开阳分队开展对马路坪矿段的勘查,相继探明了2个大型磷矿床。丰富的磷矿资源,为贵州省磷化工业、有机化学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开阳磷矿成为我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之一,是国内外少见的优质磷矿床。
  在一个勘查程度这么高,有很多定性结论的地区,要想取得找矿突破,无异于鸡骨熬油。虽然105地质大队建队近60年来,探明了2个特大型矿、15个大型矿、20个中型矿,还曾经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但当该队2012年准备申报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项目时,还是议论四起。有好心规劝的,劝该队总工程师刘建中别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也有冷眼看笑话的,说105队这回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刘建中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判断。他相信,只要下功夫去研究,在别人走过的路上,一样会有新的发现。
  在“空白区”发现成矿可能
  截至2013年底,我国磷矿资源量达205亿吨,排名世界第二,但富矿少、贫矿多,不能直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矿高达90%以上。有分析称,现有的中国磷矿资源再过20多年就可能消耗完。
  面对磷资源量分布的现实和贵州成磷的有利条件,刘建中和他的团队仔细思索。开阳地区处于陆缘海湾浅水特殊环境,富磷海水团进入沉积空间有限的该沉积盆地不易扩散,经长期蒸发、浓缩、磷质过饱和,在大量喜磷原始藻类生物的参与作用和适宜的化学条件下,极易形成质优、量大的磷块岩矿床。浅表矿已发现,下一步工作的切入点应在新区和深部找盲。
  通过区内沉积环境调查和综合分析,对岩相古地理进行新的厘定后,刘建中等人认为该地区在区内聚磷期属于潮汐通道礁滩相,为磷矿沉积的有利位置,深部磷资源丰富,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想法得到了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项目部很快提交了报告设计,希望通过整装勘查,系统总结该区磷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预测新的磷矿找矿靶区,增加磷矿资源量,实现贵州磷矿找矿重大突破,同时对勘查区块内铝、镍、钼、钒等共伴生矿种进行综合勘查评价。2012年12月26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代表省政府下达任务书,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项目获批为第二批省级整装勘查项目。
  新寨首钻告捷推动矿区找磷突破
  牵头实施开阳地区磷矿省级整装勘查是一场结果未知的硬仗。这是列入省政府工作计划的项目,必须在2014年底提交报告。且不说能不能获得新的成果,单是在两年内完成几万米的钻探工作量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实施好这个项目,105队选派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和参与过国家整装勘查项目的人员组成了勘查队伍。
  ZK701是新寨找矿突破的首个钻孔,关系着项目设计的成败。
  2013年10月9日,对105队人来说,这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一段段灰黑色致密块状岩石从地底780多米深处提起。唐铸激动地拿起电话,向大队报告这一喜讯。
  按设计要900多米才能打到矿层,结果提前了100多米。接下来几个钻孔都打到矿层,新寨地区深部钻孔揭露了全隐伏均厚3米,平均品位28%的磷矿体,实现了区内磷矿找矿的突破。
  根据前期工作情况,105队对项目设计进行优化,又完成钻探工作量4.6万米,节约资金近5000万元。通过近两年的勘查工作,105队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4.1万米,11万地质测量315平方公里,11万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255平方公里。
  2014年10月27日,开阳地区磷矿整装勘查报告通过省国土资源厅专家评审,获得专家好评,共新增磷资源量5.5亿吨,品位达30%以上的富磷矿3.5亿吨。整装勘查范围的冯三和新寨区块原被认为是无矿区域,通过勘查,对成磷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新寨获得磷资源量达1.8亿吨,冯三获磷资源量近亿吨。共新增磷资源量5.5亿吨,品位达30%以上的富磷矿3.5亿吨。勘查过程中,105队还发现一个中型钼矿床,钼矿金属量为4.4万吨,获得氟资源量1.3亿吨。由于该区成矿条件好,找矿效果显着,已经升级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