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监察:预防源头腐败的有效途径
2014年12月23日 9:26 486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党建工作 作者: 林颖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监督对象的管理行为、能力、运转状态、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的经营质量、效益等情况开展的监督活动,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加强事前、事中监督,预防源头腐败的有效途径。
提高认识,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保障
企业效能监察的主体是纪检监察部门,搞好效能监察离不开企业内各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效能监察,建立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为抓工作落实提供重要保障。认识到位,才能积极深入研究开展效能监察的有效途径,抓住企业行为的效率、效益和合法性,对工程建设、资金运作、物资采购以及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效益、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点问题及时开展效能监察,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明显成效。
抓住关键,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效能监察的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管理,这个监督应该是全程监督,全方位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各部门、单位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效能监察工作力度。要结合企业实际,成立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工作,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明确效能监察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统一工作程序和目标。同时要注意调动广大员工多层次共同参与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效能监察格局和工作机制。
抓好重点环节,促进效能监察不断深化。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时,要把由以往的事后监察前移到事前预防。通过对节能减排管理效能监察,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效能监察,促进决策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及纠错机制的严格执行力度;通过对安全生产效能监察,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通过对存货管理效能监察,切实提高库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通过对废旧物资处理的监督检查,严格建立健全执行废旧物资的管理制度;通过对项目建设专项治理的监督检查,起到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的作用。
抓好关键部位,提高监察效果。把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起来,注意通过源头参与、过程跟踪,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事前、事中监督,搞好超前防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损失避免在既成事实之前。企业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效能监察。
一是围绕物资采购开展效能监察,降低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物资管理作为效能监察的主攻方向。一方面从廉政建设抓起,实行采购人员、采购任务、采购渠道、采购质量、采购价格“五公开”,使物资采购处于严格管理状态。另一方面从勤政建设入手,推行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对标书的特定、发放、议标到合同的签订,实行跟踪监督,使招标采购工作取得效果。
二是要围绕工程项目管理开展效能监察,避免经济损失。纪检监察部门应强化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工程项目“五制”(即双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项目法人制、项目公示制)。同时把工程项目执法监察重点转到工程项目发包和工程决算的把关上。要推行基建工程项目承发包公开,增加透明度,严格督促有关部门把好建设材料使用关,严把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关口。
三是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效能监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展效能监察。加强对干部员工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均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堵塞管理漏洞,保证政令畅通为企业生产经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落实措施,确保效能监察取得实效
企业效能监察是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效能监察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在效能监察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意识和领域,落实好措施,向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层次延伸。
一要将效能监察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管理的职责是否落实,程度是否规范,方法是否科学,行为是否合理,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是否到位等,都是监督的内容。要以效能监察为载体,结合发现的问题,查找规章制度上是否存在不完善之处,要抓好建章立制,抓好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二要以效能监察为契机,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要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实现从外部监督到内在管理的良性互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纠正解决,提出的监察建议和整改措施,要一项一项地督促落实,并监督执行,堵塞管理漏洞,防止问题的再发生,扎扎实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