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15年03月10日 10:31 22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受到惩罚;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这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总书记到林区看望林业工人了!”2014年春节前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沸腾了。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来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棚户区。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习近平没有忘记地处偏远的山区林区,没有忘记生活在这里的林区人民。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在习近平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保生态、保民生”——
  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建设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给予了特别关注。他到武平县调研后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如今,这项被誉为我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改革已将27亿亩山林承包到户,为5亿农民带来福祉。
  “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在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习近平多次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共同愿望和追求。
  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12月,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群众的期盼,就是总书记的关切。2014年岁末,时刻牵挂百姓健康和生活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他走进厨房,开冰箱、揭锅盖、拧龙头,拉家常、谈生产、问民需。
  习近平坚定地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面对一些破坏生态的事件,他还亲自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严查。
  陕西秦岭北麓山区曾私建上百套别墅,山体被肆意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的甚至把山坡人为削平,圈占林地,对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老百姓意见很大。看到材料后,习近平当即批示。随后,这些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被一举拆除。群众拍手称赞。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习近平强调。
  拳拳爱民心,尽现决策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生改善,一项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进:
  --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2013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3%,比2005年累计下降28.56%。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进展,201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万平方公里,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00多条,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这是炽热的民生情怀,也是坚定的历史担当--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漫漫生态路,壮哉中国梦。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