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勘劲旅
——记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
2015年04月10日 9:7 261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网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黄亚博
对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来说,2015年又是一个好的年景。今年一季度,该院已完成徐-宿-淮-盐线、连-淮-镇线2个铁路定测项目,正在施工成-贵线乐山至贵阳、毕节至微信2个标段。近日再次传来喜讯,中标新建铁路吉安至泉州铁路货运专线初测项目。多年来,该院全体职工团结奋进,曾先后参与昌吉赣铁路、商合杭铁路、杭长铁路、九景衢铁路、沪昆铁路等国家重点铁路勘察工作,为铁路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地质报告和优质服务,赢得了铁路五大设计院的高度赞誉和业内好评,也因此多个项目荣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并先后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诚信“精”营树品牌
如果说诚信是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那么品牌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江西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每干一项工程就树一座丰碑,闯一方市场。
在浙赣铁路分宜段岩溶整治项目中,施工点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开过,在这样困难的施工环境下,该院根据地层情况,创新施工工艺,精心组织施工,同时开动钻机35台,注浆班6个,历经50多天,完成岩溶钻孔进尺17000余米。该项目按要求在9月8日前全面完工,而由该院施工的标段提前保质保量完成。甲方检查完工作后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了不起,工程交给你们负责施工,高效、省人、更省心”。
正因如此,该院与中国铁路五大设计院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仅2014年就承接了昌-吉-赣铁路勘察检查孔勘察项目、金-台线初测、西-银线定测、阳-安二线补定测、石家庄地铁三号线、南昌枢纽湾里联络线、商-合-杭铁路定测等勘察项目,且施工的项目在业主组织的安全、质量、进度考核中,一直为勘察的典范,屡获嘉奖,并成功树立了过硬的“地矿新余”品牌。
锻造铁勘“特种兵”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打造专业人才优势?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针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这一现实,紧紧围绕“加强青年学习、引导青年参与、促进青年发展、做好青年培养”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培养专业人才,锻造铁路勘察“特种兵”。
人才培养上,该院不断摸索,强化技术管理,采用“订单式”培新模式,努力提升年青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倾注心血,通过“师带徒、压担子”、“青年论坛”等系列活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他们脱颖而出,放射光芒。同时,利用急、难、险、重的任务,安排技术人员开展“优质优效安全工程”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增强队伍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打硬仗、打造高端技术服务品牌的信心。
在倾心培养的基础上,该院还激励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学习,向更高层次挑战。2014年该院组织各类专业技术培训10余次,“内培外送”技术人员60余人次,并鼓励12人参加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3人高分通过基础合格线。此外,该院还选送技术骨干继续读研,增强他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创新驱动“新引擎”
只有不断创新,将创新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高工勘核心竞争力,驱动勘察“新引擎”,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
该院在分配机制,打破当前“大锅饭”式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做到分配与责任、绩效、贡献相挂钩,院内与各分院签订经济目标责任制,对各分院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并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责、权、利,激发实体单位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坚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职工待遇,坚持收入向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职工倾斜的分配原则。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上,该院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2014年颁布了《工程勘察项目质量管理细则》,从项目投标、野外调查、钻探施工、资料整理,到报告编制审核、成果提交、资料归档以及后期服务等方面均提出了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今年春节刚过,该院又出台了《铁路勘察项目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从帐户、费用、资金、管理、报帐、票据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通过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有效推动全院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如今,不断创新管理的优势,正在成为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发展的新动力和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经过28年的不断探索,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队工勘院施工的项目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挑战,破浪前行,成为铁路勘察战线上的一支劲旅。图为该院在杭州-长沙客运专线勘察施工场景。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