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立完整的铀矿地质勘查体系

2015年04月16日 9:10 22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记者日前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主办的中国核地质创建6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从1955年4月2日铀矿地质勘查的专门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正式成立以来,我国核地质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目前已建立了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航测遥感、物化探、探矿工程、分析测试、地学研究于一体的完整的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体系。
  据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杜运斌介绍,60年来,我国完成了近1/2国土面积的航空放射性调查,累计探明350多个铀矿床,这一数字居世界前列。“特别是近15年来,扩大、新发现40多个铀矿床,其中有10多个是大型、特大型,甚至是超大型规模,实现资源储量翻番,使我国铀资源分布形成南北并重的新格局。”
  有没有铀资源,是能不能自力更生发展核工业的重要物质前提,而打造一支铀矿勘探的“国家队”,是能不能找好矿、找大矿的关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在核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之后,作为国家保留的一支精干的核地质勘查队伍,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在前45年全国铀矿地质工作者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开启了铀矿地质持续渐进的叠加式、台阶式的探索与实践。这次改革的效果在于,不但扭转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铀矿勘查的低迷局面,而且在实施“主攻北方、兼顾南方”铀矿勘查战略后,北方的伊犁、吐哈、巴音戈壁、鄂尔多斯、二连和松辽6大盆地砂岩型及南方热液型深部铀矿找矿先后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铀矿储量进入到快速增长期,并使砂岩型铀矿成为我国铀资源的主要类型,在我国探明储量总量中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1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0%以上。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核地质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铀矿地质理论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四大重要铀矿类型的地质成因理论,新构建了我国北方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建立了多种铀成矿模式;在铀矿勘查技术体系方面,初步实现了“天-空-地-深”四位一体的动态联测联探,即航天遥感、航空物探、地面探测、深井探测一体化;在铀矿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核地质各个专业领域的标准150多项,形成了基础性、保障性、综合性、专业性四大技术标准体系,确保了铀矿勘查各工作阶段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在铀矿勘查成果体系方面,扩大、新发现铀矿床40多个,实现了资源储量的翻番,使我国铀资源分布形成了南北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摸清了我国铀矿资源的“家底”,建立了系列化数字图件和数据库。
  此外,在地勘队伍属地化改革完成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在完善我国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体系的同时,构建了以中央保留队伍和属地化地勘队伍为主体的“大铀矿工作体系”,建成了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业务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专门从事铀矿地质勘查的“国家队”,在人才聚集密度和人才发展层次上走在了全国地勘行业前列。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