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金川

金川集团公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纪实

2015年04月24日 13:55 26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细风拂柳,燕子浅飞。4月里,甘肃省金昌市的金水湖畔一派春色。这片由大小5个湖面连成的面积达60公顷的人工湖,在戈壁滩上营造出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而谁又能想到,宽展的一湖碧水,却来自金川集团公司和金昌市处理后的中水。
  戈壁滩上演绎美丽神话
  金川科技馆内,世界第五座、亚洲第一座镍闪速熔炼炉,世界首座铜合成熔炼炉,世界首座富氧顶吹镍熔炼炉等国际领先装备和技术,可在这里尽收眼底。金川人说,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进步已融入企业血液中。
  金川镍矿是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并伴生有多达21种铂族及贵重金属元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这些宝贝,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曾八下金川,组织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跨系统、跨行业、多层次、多学科的科技联合攻关,攻克了金川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一大批技术难题,使金川集团跻身大型现代化镍生产企业之列,更使我国镍钴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一成就,可以用一串数字串起来:1959年,开始矿山建设;1964年,开采冶炼系统全部建成投产,生产出中国第一批22.4吨镍,彻底结束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缺镍的历史;1965年4月,产出铂、钯等铂族金属;1968年8月,实现铂、钯、金、银、锇、铱、钌、铑等8种贵金属元素的提取;2000年,实现在已发现的21种元素中提取18种的生产技术,其中16种进入工业化生产水平。
  科技进步贯穿于金川集团生产系统的全过程,包括国家科技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内的17项科技进步奖,以及12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使企业经济贯穿了绿色的主线。
  正是依托金川集团的科技进步成果,龙首山下的戈壁滩演绎出无数神话。戈壁荒原,现在已成为充满绿色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金川集团在成为镍产量全球第四、钴产量全球第二、铜产量全国第三、铂族金属中国第一的同时,还成为国内最大的烟气制酸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亚硫酸钠生产基地。
  让企业的经济指标更“绿”
  站在由矿山开采废石山改建而成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观景台上,放眼四周,因矿而生的金昌市尽收眼底,市区北部10公里外一片墨绿色的防风林也清晰可见。
  种植在废石山上的各类树木正渐次泛绿,和背后寸草不生、裸露着的褐色、灰色的原始山体形成强烈对比。
  金川集团的绿色矿山建设起步很早。金川镍矿位于始建于汉代的河西府地区的祁连山脉上。在矿山建设前,这里除了细弱的金川河边有一个白家嘴子村外,满眼都是褐色的山体和茫茫戈壁。这种原始恶劣的自然条件,激发了金川集团公司拓荒者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强烈欲望。生产之余,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自发地在生产区、生活区内栽树种花,还在城区北部建起了4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
  经过拓荒者们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6%和36.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7平方米。金昌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2月28日,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至此结束了漫漫30年的文明创建之路。
  2009年,金川集团提出“有色资源、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生态文化、和谐矿区”的规范化建设新阶段的理念。按照这一理念,金川集团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六化”目标,即:强化基础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开采方式的科学化;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生产工艺节能化;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规划,实现矿区环境建设园林化;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实现矿区和社区建设和谐化。
  深入透视可以发现,金川集团绿色矿山建设的魂还是科技进步。以龙首矿为例:2011年~2013年,全矿累计投入科研、技改费用约1.02亿元,占到矿山主营收入的6.7%以上,粗骨料充填项目还获得了中国有色冶金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绿”的效果也是明显的。采矿方法优化成果全面推广应用后,全矿的矿石回采率一直高于95%,高于有色行业地下开采充填法不低于90%的指标。仅此一项,西二采区2011年~2013年就累计多出矿46万吨,产生静态利润8784万元。
  为经济增绿还体现在节能减排上。以采矿综合能耗为例:近3年来,龙首矿采矿综合能耗为5.6千克标准煤/吨矿,远远低于有色行业地下矿山7千克标准煤/吨矿的采矿综合能耗指标。而在戈壁滩最为珍贵的水资源利用上,全矿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93%;井下生产废水,则全部用于井下充填水补充和地表绿化。目前,龙首矿区绿化面积已达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总面积的85%以上。
  市场化为绿色经济添动力
  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进入市场经济后,如何适应新形势,打造自己在科技进步上的持续动力,就成为金川集团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
  进入新世纪后,金川集团决定利用诞生于1972年的金川综合利用大会这一平台解决这一课题。该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围绕进一步提高金川镍矿的综合利用效率,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汇集金川,形成了以一个研究院、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四个联合实验室和近百个科研合作单位为主的产学研一体的技术体系,共开展科研攻关课题600余项,取得重大成果149项,其中60%以上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形成了一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以科技攻关大会为平台、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开展科技进步的成功实践,增强了金川集团打造自我科技进步动力的信心。以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例,这一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后,使金川集团在不增加1分钱勘查费用的情况下,新增镍金属量135万吨、铜75万吨,相当于在现有矿体里又榨出了一个大型镍铜矿床。
  在这一市场化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金川集团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将强化企业员工自主创新能力设定为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动力。
  为此,金川集团设立科技进步奖、技术改进奖、专利标准奖、QC成果奖、职工技术创新奖等多个技术奖励,鼓励集团职工立足岗位开展科技创新,每年的奖励资金达到1000万元。
  企业职工创新成果实用水平如何呢?在金川科技馆参观中,一件实实在在的例证打消了记者的疑虑:
  镍闪速熔炼炉本由荷兰奥拓昆普公司进口,来到金川后,职工结合使用实践对其改进达几十项,使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前两年,当来访的奥拓昆普公司的技术人员站在这一设备前看到各项新的指标后,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生产的设备。在奥拓昆普公司反复验证有关数据、提请后,金川集团公司答应为其进行技术出口。
  向出口方反向输出技术,金川人用自己行动赢得的是“中国骄傲”。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