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珍贵感念
2015年05月09日 17:18 203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2014创刊30周年征文 作者: 张燎原
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一个科研单位工作,经常和科研人员打交道,科技人员开展科研课题取得的成果,其时便成了我向《中国有色金属报》写稿的素材。1985年7月下旬,我了解到一对工程师夫妇的科研成果得到鉴定,经过采访,便写了《夫妻攻关,两年研成新工艺》的稿子,没想到《中国有色金属报》1985年8月1日头版就刊登了。稿子刊出后,江西、湖南的一些企业看到报道,纷纷来人来信到我所在的单位,找那对工程师夫妇洽谈项目,并非常感谢我写的稿子帮他们牵线搭桥,使科研成果在好几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那年月,身在一个科研单位的我第一次给有色报投稿就被刊登了,而且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心中的那份感激和兴奋是无法言表的。
1986年开始,我便被《中国有色金属报》长沙记者站聘为通讯员,还曾被评为优秀通讯员。1997年,我被报社聘为记者,并兼任长沙记者站站长。担任记者和兼任站长后,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也从不忘为报纸写点东西。上世纪90年代,有色报创办了“内部参考”专栏,我于1998年写了“市场经济中职工的心态导向”,当时负责内参的编辑看了我的稿子后给我写了一封鼓励信,令我印象深刻,信中说:内参是一份高层次、供领导参考、不宜公开发表的刊物,稿子力求权威性、指导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指导我要把问题写透,并鼓励我多写。在这封信的指导和鼓励下,我随后写了《厂矿长的建议与呼声》、《长沙公司机关和企业干部对机构改革的反映》、《株硬资产委托给金海管理引起强烈反应》、《部分矿长、书记对关闭矿山的反映》、《湖南有色矿山解困对策与建议》、《国家局扭亏增盈考核办法执行难度大》等均被刊用。
当时,报社记者部对记者按月进行考核,由于我那几年写内参较多,因而考核的分数往往位居榜首。从2000年开始,内参恢复为《中国有色经济内参》,该刊是1992年1月创办的,发有色总公司、地区公司和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参阅,我也经常为该刊写稿。
正当有色报拟从周二刊对开4版改为周三刊对开8版的改版之际,报社领导称赞湖南记者站工作做得好,并要我对2001年报纸改版提出具体意见,要我多写稿,写好稿,写些综合性的问题稿等等。随后,我便给报社领导回信,提出把报纸作为一种产品来生产经营,建议报社记者、编辑走出大楼,到基层去采访等等。有色报2000年11月14日头版还摘登了我的部分建议。
几十年来,我对《中国有色金属报》常存感激、感动、感念,一方面是她导引,指教我如何写作,激励我如何写好稿,帮助我圆了记者梦和作家梦;另一方面,在我从事管理工作后,无论是在基层单位,还是在机关直到退休后的今天,仍与有色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未间断过给有色报写稿和阅读有色报。历届的报社领导、编辑、记者都是我的良师益友,都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和支持。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晶莹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纯洁的冰心,言其情之真挚无瑕也。我与有色报也有着这种纯真的感情。
今年是中国有色金属报创办30周年,30年来,有色报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回顾她走过的历程,铸造的业绩,开启的新途,我为她自豪,为她感到光荣。欣看今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呈现出一片改革发展的局面,建设有色金属强国迈出的铿锵步伐和正在书写中国梦有色金属篇章的行业风貌,有色报作为行业报所做的贡献,起到的舆论引导、提神鼓劲的宣传作用,是值得我们大加点赞的。有感于此 ,我深怀敬慕和感念之情,真诚地祝福三十而立的有色报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